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木薯(树薯)论文

吲哚丁酸和多效唑配合使用对木薯一些生理指标及其品质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1 前言第11-16页
   ·木薯生物学特性及起源与分布第11页
   ·发展木薯产业的意义第11-12页
   ·木薯的成分及用途第12-13页
   ·广西发展木薯产业潜在优势及所存在问题第13页
   ·发展木薯产业具有广阔前景第13页
   ·木薯研究进展第13-14页
   ·IBA在诱导植物生根应用上的研究进展第14页
   ·PP333在作物上研究进展第14-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方法第16-22页
     ·种茎准备第16页
     ·托盘试验设计第16页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6-17页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17-19页
       ·形态学指标测定第17页
       ·根系活力的测定第17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7页
       ·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第17页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18页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第18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第18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18-19页
       ·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的测定第19页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19页
     ·木薯块根品质的测定第19-22页
       ·块根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9页
       ·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块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0页
       ·块根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第20页
       ·块根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0-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8页
   ·托盘试验第22-23页
     ·IBA浸种对木薯幼苗建成的影响第22页
     ·IBA浸种对木薯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2-23页
     ·IBA浸种对木薯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3页
     ·IBA浸种对木薯幼苗叶片POD和MDA的影响第23页
   ·田间试验第23-38页
     ·IBA浸种结合PP333喷施对木薯块根膨大期生理生化的影响第23-33页
       ·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23-26页
         ·对叶片叶绿素a(Chl.a)含量的影响第24页
         ·对叶片叶绿素b(Chl.b)含量的影响第24页
         ·对叶片叶绿素a+b(Chl.a+b)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对叶片叶绿素a/b(Chla/b)的影响第25-26页
         ·对叶片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影响第26页
       ·对田间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第26-29页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第26-27页
         ·对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第27页
         ·对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第27-28页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第28-29页
       ·对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第29页
       ·对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第29-30页
       ·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第31页
       ·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对叶片电解质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第32页
       ·对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IBA浸种结合PP333喷施对木薯块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第33-38页
       ·对木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3-34页
       ·对木薯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第34-35页
       ·对块根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第35页
       ·对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对块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36页
       ·对块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对块根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4 讨论与小结第38-41页
   ·IBA对木薯幼苗的影响第38页
   ·IBA和PP333配合使用对木薯光合的影响第38页
   ·IBA和PP333配合使用对木薯抗逆性的影响第38-40页
   ·IBA和PP333配合使用影响木薯经济系数、产量及其品质的机制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储蓄模式对中国居民理财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用于光声成像的二元声学声透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