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1页 |
·“姆潘巴”效应的介绍 | 第10-15页 |
·“姆潘巴”效应的由来 | 第10页 |
·“姆潘巴”效应的探讨 | 第10-11页 |
·水结冰的有关问题 | 第11-15页 |
·溶解气体和纳米气泡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溶解氧及其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纳米气泡及其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脱气方法对水中溶解气体和气泡的影响 | 第19页 |
·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仪器 | 第19-29页 |
·光的偏正状态和马吕斯定律 | 第19-21页 |
·布儒斯特定律和硅光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 | 第21-22页 |
·半导体激光器 | 第22-24页 |
·原子力显微镜 | 第24-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的工作 | 第29-31页 |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主要的工作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探究产生“姆潘巴”效应的温度条件 | 第31-40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溶解氧测定仪故障处理 | 第33页 |
·溶解氧测定仪故障处理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溶解氧测定仪的原理 | 第36-37页 |
·实验测试方法探究的结果 | 第37页 |
·改进深度脱气水的结果 | 第37页 |
·结冰速率的结果 | 第37-38页 |
·溶解氧含量的测试结果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从溶解气体量和结晶中心量角度来解释“姆潘巴”效应 | 第40-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和用具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42-43页 |
·含氧量的测试结果 | 第43-44页 |
·结冰速率的测试结果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