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1.1 序言 | 第7页 |
§1.2 结构优化设计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 第7-11页 |
§1.3 结构优化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8页 |
§1.3.1 数学规划法和优化准则法 | 第11-13页 |
§1.3.2 近似概念和对偶法 | 第13-15页 |
§1.3.3 模拟自然过程法 | 第15-17页 |
§1.3.4 其他优化问题 | 第17-18页 |
§1.4 优化软件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1.5 本文的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处理和近似法简介 | 第21-29页 |
§2.1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2 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处理 | 第22-24页 |
§2.2.1 设计变量的处理 | 第22-23页 |
§2.2.2 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 第23-24页 |
§2.3 近似函数 | 第24-28页 |
§2.3.1 一阶泰勒近似函数 | 第24-26页 |
§2.3.2 二阶泰勒近似函数 | 第26页 |
§2.3.3 多点近似函数 | 第26-28页 |
§2.4 数学模型的最终形式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桁架结构优化及其近似问题的形成 | 第29-35页 |
§3.1 桁架结构的优化模型 | 第29-30页 |
§3.2 设计变量的归一化、应力与位移的近似 | 第30-32页 |
§3.2.1 设计变量的归一化 | 第30页 |
§3.2.2 应力与位移的近似 | 第30-32页 |
§3.3 形成近似问题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敏度分析 | 第35-45页 |
§4.1 敏度分析的方法 | 第35-37页 |
§4.1.1 差分法 | 第35页 |
§4.1.2 半解析法 | 第35-36页 |
§4.1.3 解析法 | 第36-37页 |
§4.2 目标函数及其敏度 | 第37页 |
§4.3 结构刚度矩阵对广义中间变量的敏度 | 第37-39页 |
§4.4 位移函数和应力函数及其敏度 | 第39-40页 |
§4.5 近似问题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0-43页 |
§4.5.1 杆长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0-41页 |
§4.5.2 广义中间变量C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1页 |
§4.5.3 广义中间变量t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1页 |
§4.5.4 广义中间变量Φ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1-42页 |
§4.5.5 受压杆件的折减系数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2-43页 |
§4.6 约束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敏度 | 第43-44页 |
§4.6.1 位移约束 | 第43页 |
§4.6.2 应力约束 | 第43-44页 |
§4.6.3 屈曲约束 | 第44页 |
§4.7 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对归一变量α、β的敏度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构优化软件研制 | 第45-57页 |
§5.1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5页 |
§5.2 输入模块的实现 | 第45-50页 |
§5.2.1 结构的离散 | 第45-46页 |
§5.2.2 数据的输入 | 第46-49页 |
§5.2.3 坐标数据的链化 | 第49-50页 |
§5.3 结构分析模块设计 | 第50-52页 |
§5.4 射线步 | 第52-53页 |
§5.5 确定临界约束 | 第53-54页 |
§5.6 敏度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5.7 优化迭代模块 | 第55页 |
§5.8 总控模块 | 第55-56页 |
§5.9 输出模块 | 第56页 |
§5.10 软件的使用指南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第57-64页 |
§6.1 算例1 | 第57-59页 |
§6.2 算例2 | 第59-62页 |
§6.3 结束语 | 第62-64页 |
§6.3.1 结论 | 第62-63页 |
§6.3.2 感受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