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内容框架与理论创新 | 第12-14页 |
一、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二、理论创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民主与财政的互动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民主财政的内涵 | 第14-16页 |
一、传统的财政理论 | 第14-15页 |
二、民主财政的内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民主与财政的互动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民主财政对政体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英国民主财政的起点 | 第19-31页 |
第一节 英国民主财政生成的土壤 | 第19-23页 |
一、英国的思想文化 | 第19-20页 |
二、英国的法律传统与政治文化 | 第20-22页 |
三、英国的经济背景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英国封建制度下的国王与贵族 | 第23-25页 |
一、盎格鲁—萨克森时期二者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中世纪时期二者的关系 | 第24页 |
三、中世纪末期至1688年光荣革命时期两者之间的关系 | 第24页 |
四、光荣革命后至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两者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英国民主财政生成的起点 | 第25-31页 |
一、国王的支出与收入 | 第25-28页 |
二、以常备军为主的对外战争打破了原来的民主——财政平衡 | 第28-29页 |
三、英国生成民主财政的起点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英国民主财政生成的路径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大宪章》事件 | 第31-32页 |
一、《大宪章》事件的背景 | 第31页 |
二、《大宪章》事件的过程及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内战与光荣革命 | 第32-36页 |
一、内战与光荣革命的背景 | 第32-33页 |
二、内战与光荣革命的过程 | 第33-34页 |
三、内战与光荣革命的结果及其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节 1832年议会改革 | 第36-41页 |
一、经济因素的变化 | 第36-38页 |
二、政治因素的变化 | 第38-39页 |
三、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过程 | 第39-40页 |
四、权力结构的变化 | 第40页 |
五、对其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借鉴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对英国生成民主财政的总结 | 第41-44页 |
一、英国生成民主财政的特点 | 第41-43页 |
二、英国生成民主财政的规律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借鉴分析 | 第44-54页 |
一、中国民主财政的现状 | 第44-48页 |
二、可资借鉴处 | 第48-49页 |
三、借鉴的可行性分析 | 第49-50页 |
四、对策分析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