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环件轧制概况 | 第8-10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冷轧辊的主要失效形式 | 第11-12页 |
| ·冷轧芯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断裂失效分析 | 第13-29页 |
| ·断口分析 | 第13-16页 |
| ·断裂的种类 | 第13-15页 |
| ·断口学在断裂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在断口分析中的作用 | 第16页 |
| ·金属材料的疲劳失效 | 第16-29页 |
| ·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的特点和机制 | 第16-17页 |
| ·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的三个阶段 | 第17-21页 |
| ·疲劳裂纹的萌生 | 第18-20页 |
| ·疲劳裂纹的扩展 | 第20-21页 |
| ·失稳断裂 | 第21页 |
| ·疲劳断口形貌 | 第21-22页 |
| ·旋转弯曲疲劳 | 第22页 |
| ·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 | 第22-25页 |
|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 第25-29页 |
| ·应力集中 | 第25-26页 |
| ·尺寸效应 | 第26页 |
| ·表面加工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高速钢W6Mo5Cr4V2的热处理与性能 | 第29-39页 |
| ·高速钢W6Mo5Cr4V2在冷作模具中的地位 | 第29页 |
| ·高速钢W6Mo5Cr4V2的性能 | 第29-30页 |
| ·淬火工艺对高速钢W6Mo5Cr4V2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0-34页 |
| ·回火工艺对高速钢W6Mo5Cr4V2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 ·高速钢W6Mo5Cr4V2中的碳化物 | 第37-38页 |
| ·高速钢W6Mo5Cr4V2中碳化物的类型 | 第37页 |
| ·高速钢W6Mo5Cr4V2中碳化物对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高速钢W6M05Cr4V2的断裂韧性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断裂芯辊的检测与分析 | 第39-59页 |
| ·表面硬度测试 | 第39-40页 |
| ·化学成份检测 | 第40页 |
| ·断口宏观形貌 | 第40-41页 |
| ·断口微观形貌 | 第41-43页 |
| ·不同寿命芯辊的裂纹源 | 第43-45页 |
| ·芯辊表面常见缺陷 | 第45-47页 |
| ·显微组织 | 第47-4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48-59页 |
| ·冷轧芯辊的受力分析 | 第48-50页 |
| ·W6Mo5Cr4V2钢冷轧芯辊疲劳断裂分析 | 第50-51页 |
| ·W6Mo5Cr4V2钢冷轧芯辊对疲劳源的选择性 | 第51-52页 |
| ·机加工痕迹产生的疲劳源 | 第52页 |
| ·碳化物对W6Mo5Cr4V2钢冷轧芯辊疲劳裂纹萌生的作用 | 第52-59页 |
| ·表层常见的碳化物缺陷 | 第53页 |
| ·表层和近表层碳化物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化 | 第53-54页 |
| ·碳化物开裂引起的疲劳裂纹 | 第54-57页 |
| ·表层碳化物与基体分离引起的疲劳裂纹 | 第57-58页 |
| ·亚表层碳化物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热处理改进实验 | 第59-64页 |
| ·热处理工艺参数改进的目的 | 第59-60页 |
| ·低温淬火 | 第59页 |
| ·高温淬火 | 第59-60页 |
|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制定 | 第60-61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4页 |
| ·表面硬度与寿命 | 第61页 |
| ·显微组织的比较 | 第61-63页 |
| ·淬火后显微组织的比较 | 第61-62页 |
| ·回火后显微组织的比较 | 第62-6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