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制动操纵装置论文

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引言第9-10页
   ·ABS的基本原理及组成第10-16页
     ·ABS的工作原理第10-12页
     ·ABS的基本组成第12-13页
     ·ABS在汽车上的布置方案第13-16页
   ·ABS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16-19页
     ·ABS的发展历史第16-18页
     ·AB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18页
     ·ABS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ABS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23-39页
   ·引言第23页
   ·车辆模型第23-28页
     ·车辆坐标系定义第23-24页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24-28页
   ·轮胎力学模型第28-34页
     ·H.B.PACEJKA的魔术公式第29-31页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轮胎模型第31-34页
   ·液压调节系统模型第34-36页
   ·制动器模型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第39-61页
   ·引言第39页
   ·ABS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第39-45页
     ·以车轮制动加、减速度为门限值的控制第39-41页
     ·以车轮的制动角加、减速度和滑移率为组合的逻辑控制第41-45页
   ·以滑移率最优为目标的ABS模糊控制第45-57页
     ·模糊逻辑的基本原理第46-48页
     ·基于滑移率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8-57页
   ·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模糊隶属度函数的优化第57-60页
     ·遗传优化策略设计第57-59页
     ·遗传优化过程与结果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滑模控制研究第61-82页
   ·引言第61页
   ·路面识别技术第61-64页
     ·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的最优滑移率估计第62页
     ·基于滑模理论的最优滑移率估计第62-64页
   ·ABS的滑模控制研究第64-70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第65-66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设计理论第66-68页
     ·ABS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第68-69页
     ·ABS滑模控制颤振现象的消除和仿真研究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82页
第五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H_∞控制研究第82-95页
   ·引言第82页
   ·H_∞控制的标准问题第82-85页
   ·H_∞控制的设计理论第85-88页
     ·H_∞控制的状态反馈设计第85-86页
     ·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第86-88页
   ·含参数不确定性的ABS鲁棒控制第88-91页
   ·车辆转向制动研究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试验研究第95-111页
   ·引言第95页
   ·车轮多维力测量技术第95-99页
     ·传感器弹性体的结构设计第96-97页
     ·应变片布片及组桥第97-98页
     ·多维轮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第98-99页
   ·基于多维轮力测量技术的汽车道路试验系统第99-101页
   ·ABS性能试验研究第101-110页
     ·试验法规及试验场地第101-103页
     ·实车试验结果第103-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附录第121-122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泛函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B-理论在刚性延迟微分方程数值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