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7页 |
| ·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及处理现状 | 第7-14页 |
| ·水解酸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 ·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两相厌氧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玉米淀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途径 | 第22-25页 |
| ·淀粉的厌氧降解 | 第22-24页 |
|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厌氧降解 | 第24-25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9页 |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福林法: | 第28-29页 |
|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COD的测定方法 | 第30-32页 |
| ·碱度的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 ·挥发性脂肪酸(VFA)定量分析方法——蒸馏滴定法 | 第34-35页 |
| ·挥发性脂肪酸的定性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 | 第35-36页 |
| ·SO_4~(2-)的测定方法: | 第36-38页 |
| ·厌氧菌培养方法及拍照观察 | 第38-39页 |
|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 ·静态实验 | 第39页 |
| ·动态实验 | 第39页 |
| ·细菌培养拍照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58页 |
| ·三种温度下水解酸化效果的比较 | 第40-43页 |
| ·pH 值对水解酸化反应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水解酸化过程中 SO42-的变化趋势 | 第45-48页 |
|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解酸化反应的影响 | 第48-54页 |
| ·水解酸化过程中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蛋白质的转化规律 | 第54页 |
| ·水解酸化细菌的种类及种群特征 | 第54-58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摘要 | 第63-66页 |
| Abstract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