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我们》创作中的“陌生化”艺术分析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第二章 时空背景的陌生化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幻想而荒诞的大时空背景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熟悉而陌生的小时空背景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背景的现实来源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叙述视角的陌生化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复数视角”—“我们”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单数视角”—“我” | 第20-23页 |
第三节 视角的交叉移位与第三人称视角 | 第23-25页 |
第四节 人称固定的多元视点:多声部的“复调”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艺术创作陌生化特色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感性的理性化、抽象的具象化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象征:外形特征及其夸张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新现实主义:混乱的堆砌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 第32-33页 |
第五节 心理真实: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思维的陌生化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思维陌生化的表征:反讽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思维陌生化的缘由:作家表现说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历史的痕迹:关于对文学的态度 | 第39-41页 |
第四节 文本之外:读者的引申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8页 |
参考书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