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云南、西藏与新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第11-16页
文献综述第16-44页
 一、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发现与研究第16-21页
  1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分类学研究第16-17页
  2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染色体组成第17-18页
  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起源进化第18-19页
  4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独特性状及其遗传分析第19-20页
  5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第20-21页
 二、小麦遗传资源的分子多样性研究进展第21-44页
  1 小麦贮藏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2-34页
   1.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研究进展第22-27页
   1.2 小麦醇溶蛋白研究进展第27-31页
   1.3 Waxy蛋白研究进展第31-34页
  2 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34-44页
   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34-36页
   2.2 微卫星分子标记(SSR)第36-37页
   2.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第37-38页
   2.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38-39页
   2.5 序列标签位点(STS)第39页
   2.6 表达序列标签(EST)第39-40页
   2.7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第40-41页
   2.8 来源于表达序列标签的微卫星标记(EST-SSRs)第41页
   2.9 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第41-42页
   2.10 选择扩增的微卫星多态DNA(SAMPL)第42页
   2.11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第42-43页
   2.12 序列特异性扩增多态性(SSAP)第43-4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53页
 一、实验材料第44页
 二、方法第44-53页
  1.蛋白质研究方法第44-51页
   1.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的研究方法第44-47页
   1.2 小麦醇溶蛋白的研究方法第47-48页
   1.3 小麦Waxy蛋白的研究方法第48-51页
  2 SSR分子标记研究第51-53页
   2.1 小麦DNA提取第51页
   2.2 SSR分析第51页
   2.3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1-52页
   2.4 银染程序第52页
   2.5 数据处理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97页
 一、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4-61页
  1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等位基因)组成第54页
  2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多样性第54-59页
  3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揭示的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之间的遗传差异第59-61页
 二、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醇溶蛋白编码等位基因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1-72页
  1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在Gli-1和Gli-2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第61-62页
   1.1 云南小麦在Gli-1和Gli-2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第61页
   1.2 西藏小麦在Gli-1和Gli-2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第61-62页
   1.3 新疆小麦在Gli-1和Gli-2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第62页
  2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第62-68页
   2.1 云南小麦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第62-63页
   2.2 西藏小麦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第63页
   2.3 新疆小麦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第63-68页
  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Gli-1和Gli-2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第68-69页
  4 醇溶蛋白揭示的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GS)第69页
  5 醇溶蛋白揭示的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之间的遗传差异第69-72页
 三、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Waxy蛋白的鉴定第72-75页
  1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Waxy蛋白亚基的鉴定第72页
  2 四倍体小麦、二倍体小麦和粗山羊草Waxy蛋白的带型第72-75页
 四、利用SSR标记分析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演化第75-97页
  1 SSR引物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第75-84页
   1.1 185对SSR引物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全基因组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第75-76页
   1.2 185对SSR引物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每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第76页
   1.3 185对SSR引物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7个同源群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第76-80页
   1.4 185对SSR引物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A、B和D基因组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第80-81页
   1.5 SSR引物揭示的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第81-82页
   1.6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群体间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第82-84页
  2.SSR分子标记揭示的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之间的遗传差异第84-87页
   2.1 SSR标记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之间检测的多态性第84页
   2.2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在全基因组上的遗传差异第84-85页
   2.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在1A~7D21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差异第85-87页
   2.4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在7个同源群上的遗传差异第87页
   2.5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中国春在A、B和D基因组上的遗传差异第87页
  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起源与演化分析第87-97页
   3.1 SSR标记在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其它小麦近缘物种的遗传多态性第87页
   3.2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其它小麦近缘物种的遗传差异分析第87-88页
   3.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与其它小麦近缘物种的聚类分析第88-97页
讨论第97-105页
 一、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第97-99页
 二、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分类学地位第99-100页
 三、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起源与演化第100-105页
  1 云南小麦和西藏小麦的演化第101页
  2 新疆小麦的起源与演化第101-103页
  3 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全文结论第105-106页
附表第106-119页
附图第119-125页
缩写词第125-126页
图表目录第126-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文章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城市管线GIS数据校验研究
下一篇:健康人力资本与农村反贫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