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 第7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7-8页 |
四、研究的内容、范围的界定及定义的诊释 | 第8-10页 |
第二章 席地而坐的早期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战国──南北朝) | 第10-25页 |
第一节 按人的使用部位和使用方式分类的早期传统家具 | 第10-19页 |
一、坐卧用具的产生及种类 | 第10-14页 |
二、承置用具 | 第14-19页 |
三、盛藏用具 | 第19页 |
第二节 早期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的关系 | 第19-25页 |
一、从席地而坐的坐姿谈起 | 第20-21页 |
二、早期传统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改变席地而坐习俗的过渡期的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隋唐五代) | 第25-32页 |
第一节 过渡期的传统家具的种类及发展变化 | 第25-30页 |
一、唐至五代家具的种类及发展变化 | 第25-27页 |
二、坐具的发展与椅、凳、墩的出现 | 第27-29页 |
三、桌的兴起及新的家具组合方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过渡期的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 第30-32页 |
一、从垂足而坐的坐姿谈起 | 第30页 |
二、从垂足而坐的坐具谈起 | 第30-31页 |
三、过渡期家具的组合方式和家具陈设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高足家具流行的晚期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宋──明清) | 第32-51页 |
第一节 在使用功能上趋于完美的晚期传统家具的种类 | 第32-42页 |
一、坐具的日益完善 | 第32-36页 |
二、卧具的改进完善 | 第36-37页 |
三、几、案、桌的发展变化 | 第37-41页 |
四、箱、柜、橱的发展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晚期传统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 第42-51页 |
一、明式坐椅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 第43-46页 |
二、其他家具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 第46-50页 |
三、垂足而坐时人的活动空间及与之相适应的室内陈设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部分 | 第51-60页 |
一、家具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 | 第56-58页 |
二、人体工程学在传统家具的发展中逐渐应用并重视起来 | 第58-59页 |
三、本文的见解在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