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税研究
| 前言 | 第1-13页 |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第一部分 房屋税的理论依据与基本职能 | 第13-17页 |
| 一、房屋税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 (一) 国家课税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 (二) 社会成员纳税的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 二、房屋税的基本职能 | 第15-17页 |
| (一) 收入手段职能 | 第15页 |
| (二) 调节手段职能 | 第15-17页 |
| 第二部分 房屋税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5页 |
| 一、国外房屋税的历史发展 | 第17-19页 |
| (一) 国外早期的房屋税 | 第17-18页 |
| (二) 现代主要国家的房屋税 | 第18-19页 |
| 二、我国房屋税的历史发展 | 第19-22页 |
| (一) 我国古代的房屋税 | 第19-20页 |
| (二) 我国近现代的房屋税 | 第20-22页 |
| 三、现代房屋税的基本框架 | 第22-25页 |
| (一) 纳税人 | 第22页 |
| (二) 征税对象 | 第22页 |
| (三) 税基 | 第22-24页 |
| (四) 税率 | 第24-25页 |
| 第三部分 房屋税的归宿与经济效应 | 第25-34页 |
| 一、房屋税的归宿 | 第25-31页 |
| (一) 有关房屋税归宿的各种学说 | 第26-29页 |
| (二) 房屋税归宿的基本规律 | 第29-31页 |
| 二、房屋税的经济效应 | 第31-34页 |
| (一) 资源配置效应 | 第31-32页 |
| (二) 收入分配效应 | 第32-34页 |
| 第四部分 中国房屋税的制度设计 | 第34-47页 |
| 一、税种设置 | 第34-39页 |
| (一) 开征房地产税是否合理 | 第35-36页 |
| (二) 统一物业税是否可行 | 第36-38页 |
| (三) 结论 | 第38-39页 |
| 二、纳税义务人 | 第39-40页 |
| 三、征税对象 | 第40-43页 |
| 四、税基 | 第43-45页 |
| 五、税率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0页 |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