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易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塑造 | 第10-19页 |
(一) 君仁民,民爱君——坚信民为邦本 | 第10-13页 |
(二) 重礼教、明法制——实行威德并施 | 第13-15页 |
(三) 严正家、善安邦——保障国泰民安 | 第15-17页 |
(四) 首安邦,主咸宁——缔造天下和平 | 第17-19页 |
二、《易传》对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精神的塑造 | 第19-28页 |
(一) 《易传》提出了“太和”的观念 | 第19-21页 |
(二) 《易传》贵“和”也尚“同” | 第21-28页 |
三、《易传》对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基本精神的塑造 | 第28-39页 |
(一) 柔顺宽厚的美德 | 第28-29页 |
(二) 谦虚诚实的品质 | 第29-36页 |
(三) 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 第36-39页 |
四、《易传》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基本精神的塑造 | 第39-45页 |
(一) 志存高远、意志坚定 | 第41页 |
(二) 刚毅持正,独立不惧 | 第41-43页 |
(三) 百折不挠,发愤忘忧 | 第43-44页 |
(四) 身先士卒,鞠躬尽瘁 | 第44-45页 |
五、《易传》对中华民族顺时而动、开拓创新精神的塑造 | 第45-62页 |
(一) “日新”、“生生”的发展观 | 第45-48页 |
(二) “顺时而动,见几而作”的时效观 | 第48-51页 |
(三)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 第51-54页 |
(四) 革故鼎新的改革气魄 | 第54-62页 |
结语 | 第62-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