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4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耐热耐磨铸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 耐热钢分析 | 第12-13页 |
1.3.1 常用耐热钢分类 | 第12-13页 |
1.3.2 提高铸钢耐热性的途径 | 第13页 |
1.4 耐磨钢分析 | 第13-16页 |
1.4.1 摩擦与磨损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4.2 材料磨损特征与分类 | 第14-15页 |
1.4.3 提高耐磨性途径 | 第15-16页 |
1.5 耐磨耐热钢的主要生产工艺和方法 | 第16-20页 |
1.5.1 合金化 | 第16页 |
1.5.2 镀层或涂层处理 | 第16-17页 |
1.5.3 表面渗 | 第17-18页 |
1.5.4 表面堆焊 | 第18页 |
1.5.5 热喷涂 | 第18页 |
1.5.6 表面复合 | 第18-19页 |
1.5.7 变质处理 | 第19页 |
1.5.8 特殊熔炼及特殊热处理 | 第19页 |
1.5.9 挤压成形 | 第19-20页 |
1.5.10 仿生设计 | 第20页 |
1.6 模具钢 | 第20-21页 |
1.6.1 模具钢概述 | 第20-21页 |
1.6.2 对模具钢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 第21页 |
1.7 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21-24页 |
1.7.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21-22页 |
1.7.2 前人所采用的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1.7.3 选题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方法 | 第24-34页 |
2.1 成分设计原则 | 第24页 |
2.2 一些常用合金元素对耐磨耐热钢的影响分析 | 第24-27页 |
2.2.1 碳的作用 | 第24-25页 |
2.2.2 铬的作用 | 第25页 |
2.2.3 钼和钒的作用 | 第25-26页 |
2.2.4 其它元素的作用 | 第26-27页 |
2.3 合金化元素优选设计 | 第27-28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2.4.1 试验内容、方法及试样设计 | 第28页 |
2.4.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2.4.3 实验所用原材料 | 第29页 |
2.4.4 实验用设备 | 第29-33页 |
2.4.5 造型、合金熔炼、试样浇注及热处理工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特种耐磨耐热钢组织与性能的分析 | 第34-68页 |
3.1 特种耐磨耐热钢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 | 第34-38页 |
3.1.1 特种耐磨耐热钢试样的化学成分 | 第34页 |
3.1.2 特种耐磨耐热钢试样的金相组织 | 第34-38页 |
3.2 特种耐磨耐热钢的成分和热处理对常温态性能的影响 | 第38-51页 |
3.2.1 成分及热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 第38-43页 |
3.2.2 冲击韧度测量及分析 | 第43-46页 |
3.2.3 常温耐磨性测量及分析 | 第46-51页 |
3.3 特种耐磨耐热钢高温态性能分析 | 第51-61页 |
3.3.1 抗高温氧化性分析 | 第51-52页 |
3.3.2 抗热疲劳分析 | 第52-54页 |
3.3.3 耐磨性分析 | 第54-61页 |
3.3.4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耐磨性综合比较 | 第61页 |
3.4 硬度与其它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61-63页 |
3.5 低铬钒特种耐磨耐热钢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 第63-67页 |
3.5.1 低铬钒特种耐磨耐热钢材料的成分与组织 | 第63-64页 |
3.5.2 低铬钒材料 H5高铬钒材料 H3性能比较 | 第64-67页 |
3.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低碳特种耐磨耐热钢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 第68-88页 |
4.1 低碳特种耐磨耐热钢的成分与组织 | 第68-71页 |
4.1.1 低碳特种耐磨耐热钢的成分 | 第68页 |
4.1.2 低碳特种耐磨耐热钢的金相组织 | 第68-71页 |
4.2 碳含量对常温性能的影响 | 第71-75页 |
4.2.1 碳含量对硬度影响 | 第71-73页 |
4.2.2 碳含量对冲击韧度影响 | 第73-74页 |
4.2.3 碳含量对常温耐磨性影响 | 第74-75页 |
4.3 碳含量对高温性能的影响 | 第75-78页 |
4.3.1 碳含量对抗高温氧化性影响 | 第75-76页 |
4.3.2 碳含量对抗热疲劳的影响 | 第76页 |
4.3.3 碳含量对高温耐磨性影响 | 第76-78页 |
4.4 低碳高碳耐磨耐热钢性能综合比较 | 第78-82页 |
4.5 造型材料对耐磨耐热钢工艺性影响 | 第82-87页 |
4.5.1 造型材料概述 | 第82-84页 |
4.5.2 耐磨耐热铸钢与造型材料的相互作用 | 第84-86页 |
4.5.3 耐磨耐热钢的铸造工艺性 | 第86-87页 |
4.6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特种耐磨耐热钢与常规耐磨耐热钢铁的比较 | 第88-106页 |
5.1 特种耐磨耐热钢与其它铸铁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比较 | 第88-96页 |
5.1.1 铸铁材料的选择 | 第88-91页 |
5.1.2 特种耐磨耐热钢与铸铁材料的性能比较 | 第91-96页 |
5.2 特种耐磨耐热钢与低合金铬铝钢组织与性能的比较 | 第96-105页 |
5.2.1 低合金铬铝钢研究 | 第96-103页 |
5.2.2 特种耐磨耐热钢与铬钼钢的性能比较 | 第103-105页 |
5.3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6-109页 |
6.1 结论 | 第106-107页 |
6.2 一点体会 | 第107-108页 |
6.3 结束语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