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8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8-9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管理体系评析 | 第9-27页 |
·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 | 第9-12页 |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含义 | 第9-10页 |
·高速公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第10-11页 |
·高速公路的自然垄断性 | 第11-12页 |
·高速公路及其管理体制现状 | 第12-17页 |
·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 第14-17页 |
·高速公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1页 |
·交通政令难以畅通 | 第17-18页 |
·政府监管“缺位” | 第18-19页 |
·运作目标不匹配 | 第19-20页 |
·行业管理手段匮乏 | 第20-21页 |
·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 第21页 |
·高速公路管理制度变迁理论 | 第21-27页 |
·高速公路管理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高速公路管理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第3章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7-38页 |
·美国的高速公路管理 | 第27-28页 |
·日本的高速公路管理 | 第28页 |
·法国的高速公路管理 | 第28-31页 |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31-38页 |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31-36页 |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38-52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概念界定 | 第38-43页 |
·绩效的含义 | 第38-39页 |
·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39-41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内涵分析 | 第41-43页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43-45页 |
·公关部门绩效管理现状 | 第43-44页 |
·实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 | 第44-45页 |
·高速公路引入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 第45-52页 |
·高速公路引入绩效管理的目的与原因 | 第45-49页 |
·实施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49-50页 |
·实施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有利条件 | 第50-52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体制框架与评价体系 | 第52-65页 |
·建立高速公路绩效管理体制框架的基本目标 | 第52页 |
·建立高速公路绩效管理体制框架的主要原则 | 第52-54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体制框架构建 | 第54-58页 |
·政府宏观调控 | 第54-55页 |
·专职部门管理 | 第55-56页 |
·企业特许经营 | 第56页 |
·市场有效竞争 | 第56-57页 |
·统一行政 | 第57-58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 第58-61页 |
·竞争机制 | 第58页 |
·激励机制 | 第58-59页 |
·协调机制 | 第59-60页 |
·反馈机制 | 第60-61页 |
·监督机制 | 第61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 第61-65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指标评价主体 | 第61-62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62-63页 |
·高速公路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第63-65页 |
第6章 实施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政策措施 | 第65-69页 |
·实施高速公路绩效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第65-66页 |
·实施高速公路绩效管理的对策 | 第66-69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