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干旱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3S技术和SWAT水文模型在干旱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基于水资源系统对广义干旱的内涵进行了研究 | 第17页 |
·3S技术和水文模型相结合的多种干旱情景模拟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干旱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8-25页 |
·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广义干旱风险内涵 | 第18-20页 |
·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广义干旱内涵的界定 | 第18-19页 |
·干旱风险的定义 | 第19-20页 |
·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干旱风险形成机制 | 第20-21页 |
干旱风险的形成机制 | 第20-21页 |
·广义干旱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1-23页 |
·干旱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干旱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22页 |
·干旱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2-23页 |
·干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原型观测技术 | 第23-24页 |
·GIS技术 | 第24页 |
·水文过程数值模拟技术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海河流域概况与数据准备 | 第25-36页 |
·海河流域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6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页 |
·区域水资源基本概况 | 第26-28页 |
·地表水资源量 | 第26页 |
·地下水资源量 | 第26-28页 |
·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第28-29页 |
·水利工程 | 第28-29页 |
·流域总体供水能力 | 第29页 |
·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率 | 第29页 |
·数据介绍与模拟结果验证 | 第29-36页 |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流程 | 第29-30页 |
·数据预处理结果 | 第30-33页 |
·SWAT水文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海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干旱演变特征 | 第36-44页 |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第36-41页 |
·气候因子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分析 | 第36-38页 |
·气候因子时间突变性的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气候因子时间突变性的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海河流域干旱演变概况 | 第41-43页 |
·海河流域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 | 第41-42页 |
·海河流域干旱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42-43页 |
·海河流域应对干旱的问题与挑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海河流域干旱风险评价 | 第44-56页 |
·海河流域不同干旱情景方案的设计 | 第44-45页 |
·干旱驱动因子对海河流域干旱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气候变化下海河流域干旱风险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下垫面变化下海河流域干旱风险特征变化分析 | 第46-48页 |
·灌溉取水工程影响下海河流域干旱风险特征变化分析 | 第48-49页 |
·海河流域现状干旱风险分析 | 第49-56页 |
第六章 海河流域干旱风险规避 | 第56-59页 |
·干旱风险规避策略方案设计 | 第56页 |
·长期规避策略 | 第56-57页 |
·中期规避策略 | 第57-58页 |
·短期规避策略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