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导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11-28页 |
一、各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 第11-14页 |
二、国际协议对商业秘密的表述 | 第14-16页 |
三、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 第16-28页 |
(一) 秘密性 | 第16-21页 |
1、新颖性 | 第18-19页 |
2、相对秘密性 | 第19-21页 |
(二) 价值性 | 第21-24页 |
1、价值性的含义 | 第21-22页 |
2、价值性的理解 | 第22-24页 |
(三) 合理的保密措施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权及其内容 | 第28-38页 |
一、商业秘密权概述 | 第28-33页 |
(一)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 | 第28-30页 |
(二) 商业秘密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 第30-33页 |
二、商业秘密权与专利权 | 第33-35页 |
三、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认定及其法律救济 | 第38-53页 |
一、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界定 | 第38-40页 |
(一) 各国的法律规定 | 第38页 |
(二)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38-40页 |
二、商业秘密侵权中的善意第三人 | 第40-43页 |
(一) 善意第三人的含义 | 第40-41页 |
(二) 善意第三人的责任 | 第41-43页 |
三、商业秘密侵权之诉的举证责任与归责原则 | 第43-45页 |
四、国外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的比较 | 第45-53页 |
(一) 禁令救济 | 第46-49页 |
(二) 损害赔偿 | 第49-51页 |
(三) 刑事救济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3-57页 |
一、外国趋势、经验 | 第53页 |
二、我国的借鉴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