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理论分析 | 第10-15页 |
1、 公众舆论的含义 | 第10-11页 |
2、 公众舆论的要素及分类 | 第11-13页 |
(1)公众舆论的要素 | 第11-12页 |
(2)公众舆论的分类 | 第12-13页 |
3、 公众舆论影响外交政策的原因 | 第13页 |
(1)民主政治 | 第13页 |
(2)政党政治 | 第13页 |
4、 公众舆论对外交产生影响的途径 | 第13-15页 |
(1)直接的方式——民意调查、选举投票、集会示威游行、信件电话电子邮件 | 第13-14页 |
(2)利益集团、专家学者 | 第14页 |
(3)大众传媒 | 第14-15页 |
二、 公众舆论影响了尼克松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转变——从对抗到缓和 | 第15-20页 |
1、 从尖锐对立到缓和对话——公众舆论与尼克松政府对苏联政策 | 第15-18页 |
(1)公众舆论间接促进古巴潜艇基地事件的和解 | 第15-16页 |
(2)公众舆论推动两国领导人会晤 | 第16-18页 |
2、 从包围敌视到承认建交——公众舆论与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 | 第18-20页 |
(1)公众舆论支持中国获得联合国代表权 | 第18-19页 |
(2)公众舆论推进中美建交 | 第19-20页 |
三、 公众舆论影响了尼克松政府对西方国家政策的转变——从主导到平等 | 第20-26页 |
1、 从属关系到对等伙伴——公众舆论与尼克松政府对西欧政策 | 第21-23页 |
(1)公众舆论支持美国要求西欧盟国分担北约防务 | 第21-22页 |
(2)公众舆论促使美国调整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 第22-23页 |
2、 从压制改造到扶植同盟——公众舆论与尼克松政府对日本政策 | 第23-26页 |
(1)公众舆论促使美国归还冲绳军事基地 | 第23-25页 |
(2)公众舆论促使美国对日采取“又打又拉”的经济政策 | 第25-26页 |
四、 公众舆论影响了尼克松政府的战争政策的转变——从战略进攻到战略收缩 | 第26-30页 |
1、 公众舆论促使尼克松政府结束越南战争 | 第26-29页 |
2、 公众舆论促使尼克松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中东和解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