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概述 | 第9-18页 |
一、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概念特征 | 第9-10页 |
二、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的立法概况 | 第10-18页 |
(一) 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的历史沿革 | 第10-15页 |
(二)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比较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婚姻无效和撤销的事由 | 第18-27页 |
一、仅设婚姻无效制度的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18-19页 |
1. 法国 | 第18页 |
2. 美国 | 第18-19页 |
3. 苏俄 | 第19页 |
二、仅设可撤销婚姻制度的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三、采用无效婚姻制与可撤销婚姻制并行 | 第20-21页 |
(一) 英国 | 第20-21页 |
(二) 日本 | 第21页 |
四、我国的婚姻无效与可撤销的事由 | 第21-27页 |
(一) 关于婚姻无效的事由 | 第21-25页 |
(二) 关于婚姻撤销的事由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婚姻无效与撤销的确认程序 | 第27-35页 |
一、请求权人 | 第27-30页 |
(一) 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人 | 第27-29页 |
(二) 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 | 第29-30页 |
二、请求权行使的期间 | 第30-32页 |
(一) 无效婚姻的请求期间 | 第30-31页 |
(二) 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期间 | 第31-32页 |
三、婚姻无效和被撤销的程序和机关 | 第32-35页 |
(一) 行政程序 | 第33页 |
(二) 诉讼程序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 第35-41页 |
一、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问题 | 第35-38页 |
二、当事人之间财产方面的法律后果 | 第38-39页 |
三、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关于我国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立法思考 | 第41-58页 |
一、在国外的新的发展趋势下,中国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出路 | 第41-43页 |
二、司法实践中的法律冲突 | 第43-47页 |
(一) 与婚姻制度本身的立法精神及规定相冲突 | 第43-45页 |
(二) 婚姻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冲突 | 第45-47页 |
三、应进一步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 | 第47-48页 |
四、应由人民法院担任撤销婚姻案件的宣告机关 | 第48-55页 |
五、应建立婚姻无效与撤销损害赔偿制度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笔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2-63页 |
声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