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7 论文创新 | 第15-16页 |
第2章 农业产业组织与合作制度关系的静态分析 | 第16-20页 |
2.1 农业产业组织 | 第16页 |
2.1.1 农业产业组织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农业产业组织优化 | 第16页 |
2.2 农业合作制度 | 第16-17页 |
2.2.1 农业合作制度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2 农业合作制度创新 | 第17页 |
2.3 农业合作制度对农业产业组织优化的作用机理 | 第17-20页 |
2.3.1 利用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改善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 | 第18页 |
2.3.2 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户的市场经营行为 | 第18页 |
2.3.3 通过降低交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农业市场绩效 | 第18-20页 |
第3章 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与合作制度创新的动态分析 | 第20-25页 |
3.1 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与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第20-22页 |
3.1.1 农业产业组织优化对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需求诱致机理 | 第20-22页 |
3.1.2 农业合作制度在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的供给机理 | 第22页 |
3.2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制度发展的经验 | 第22-23页 |
3.2.1 家庭经营是各国农业生产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 | 第22页 |
3.2.2 政府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 第22-23页 |
3.2.3 农业合作组织内部具有有效的制度约束 | 第23页 |
3.2.4 通过立法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第23页 |
3.2.5 政府对农业保护逐渐减弱,新型合作组织不断涌现 | 第23页 |
3.3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3.3.1 农业合作联合会的作用正在减弱 | 第23页 |
3.3.2 农业合作组织出现持续合并的浪潮 | 第23-24页 |
3.3.3 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向纵向一体化发展 | 第24页 |
3.3.4 农业合作组织与非合作组织的交易增多 | 第24页 |
3.3.5 农业合作组织趋向于更自由的法律环境 | 第24-25页 |
第4章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的合作制度现状 | 第25-33页 |
4.1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4.1.1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4.1.2 新疆传统农业中的经营行为分析 | 第26-28页 |
4.1.3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的经济绩效分析 | 第28-29页 |
4.2 新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4.2.1 新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概况 | 第29-30页 |
4.2.2 新疆农业合作组织的类型 | 第30-31页 |
4.3 新疆农业合作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4.3.1 以产权多元化改造部分合作组织,促进了合作制度的创新 | 第31页 |
4.3.2 各种合作组织的发展,推动了合作形式的多元化 | 第31页 |
4.3.3 合作制的供给主体增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 第31页 |
4.3.4 对合作制度的需求不断增强 | 第31-33页 |
第5章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的合作制度问题 | 第33-39页 |
5.1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的合作制度问题剖析 | 第33-36页 |
5.1.1 宏观环境不够宽松,传统体制不适应农业合作制度的发展 | 第33页 |
5.1.2 缺乏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与管理制度及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 | 第33-34页 |
5.1.3 部分农村合作组织与政府沟通机制不畅,形成合力不够 | 第34页 |
5.1.4 信息沟通机制不畅,缺乏信息沟通平台 | 第34页 |
5.1.5 组织规模小,结构单一,地区间分散性和不平衡性严重 | 第34-35页 |
5.1.6 普遍缺乏资金支撑,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 第35页 |
5.1.7 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 第35-36页 |
5.1.8 缺乏发展农业合作制度的基础条件 | 第36页 |
5.2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合作制度建设与发展趋势 | 第36-39页 |
5.2.1 农民对合作制度的需求比较强烈,对合作制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 第37页 |
5.2.2 合作制度的形式要进一步扩大,利益保护机制亟待建立 | 第37页 |
5.2.3 政府在合作制度供给中地位显著,农户自组织的要求也很强烈 | 第37页 |
5.2.4 农户、企业和政府在合作制度的角色需要确定 | 第37页 |
5.2.5 探索新模式,创新供销社的基层社组织体制 | 第37-38页 |
5.2.6 合作组织立法有待继续加强 | 第38-39页 |
第6章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合作制度创新的实施方案 | 第39-46页 |
6.1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第39-41页 |
6.1.1 新疆农业合作制度的发展取向 | 第39-40页 |
6.1.2 充分利用新疆现有的合作制度资源 | 第40页 |
6.1.3 新疆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应坚持的原则 | 第40-41页 |
6.2 新疆农业产业组织优化中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实施方案 | 第41-46页 |
6.2.1 新疆农业合作制度的主体培育 | 第41-43页 |
6.2.2 新疆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保证措施 | 第43-44页 |
6.2.3 新疆农业合作制度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 | 第44-4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4页 |
导师评语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