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南电网调相机退出运行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压稳定 | 第8-11页 |
|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 | 第8-9页 |
|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 | 第9页 |
|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措施 | 第9-11页 |
| ·调相机的撤除问题 | 第11-13页 |
| ·调相机运行特性优点 | 第11-12页 |
| ·綦南电网的网络结构 | 第12-13页 |
| ·调相机运行的不利因素 | 第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特性 | 第14-22页 |
|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特性 | 第15-17页 |
| ·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特性 | 第15-16页 |
| ·调相机的运行特性 | 第16-17页 |
| ·现代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特性 | 第17-21页 |
| ·静止无功补偿器 | 第17-19页 |
| ·静止同步补偿器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3 调相机撤除对綦南电网电网稳态特性的影响 | 第22-38页 |
| ·调相机在綦南电网中作用分析 | 第22-23页 |
| ·调相机的设备概述 | 第22-23页 |
| ·綦南电网中调相机运行中的状况 | 第23页 |
| ·綦南电网潮流计算的条件 | 第23-25页 |
| ·潮流计算的节点说明 | 第23-25页 |
| ·潮流计算的线路说明 | 第25页 |
| ·綦南电网潮流计算 | 第25-37页 |
| ·两条线路同时运行时的潮流计算 | 第25-30页 |
| ·只有珞璜线运行时的潮流计算 | 第30-33页 |
| ·只有黄荆堡线运行时的潮流计算 | 第33-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大干扰电压稳定性的仿真计算分析 | 第38-48页 |
| ·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 ·初始条件 | 第38-40页 |
| ·发电机与负荷及补偿器模型 | 第40页 |
|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5 綦南电网调相机撤除后的对策 | 第48-50页 |
| ·近期措施 | 第48页 |
| ·远期规划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