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南部人工植被SPAC系统水分循环模式和利用效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6页 |
致谢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研究地区域自然概况 | 第20-36页 |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 第20页 |
·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 第20-26页 |
·土石山地 | 第21-22页 |
·河谷平原 | 第22-23页 |
·黄土高原丘陵 | 第23-26页 |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 第26-31页 |
·大气环流 | 第26-27页 |
·气温特征 | 第27-28页 |
·降水特征 | 第28-30页 |
·热量特征 | 第30-31页 |
·黄土高原的土壤特征 | 第31-33页 |
·黄土高原的植被特征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36-4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36-40页 |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概述 | 第40-44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44-48页 |
·水量平衡要素测定 | 第44-45页 |
·土壤水分运移和入渗规律测定 | 第45-46页 |
·土壤水分含量动态测定 | 第46页 |
·植被生长量和生物量测定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8-142页 |
·人工植被对大气降水的分配 | 第48-62页 |
·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及干流 | 第48-55页 |
·不同植被林地土壤接收到的净降水量 | 第55-62页 |
·不同人工森林植被土壤水分入渗规律 | 第62-77页 |
·土壤水分渗透的基本公式 | 第62-65页 |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入渗基本规律 | 第65-71页 |
·不同人工植被浑水土壤入渗特点分析 | 第71-77页 |
·不同人工森林植被土壤水分的时空分配 | 第77-122页 |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基本性质 | 第77-87页 |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 第87-98页 |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 | 第98-122页 |
·不同人工森林植被土壤水分的生产力 | 第122-142页 |
·不同人工森林植被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动态 | 第122-131页 |
·不同人工森林植被土壤水分的生产效率 | 第131-1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42-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80页 |
作者简介 | 第180-181页 |
附录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