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文献综述 | 第5-6页 |
| 一、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6-8页 |
| (一) 是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 第6-7页 |
| (二) 是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东欧和原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的条件下产生的 | 第7页 |
| (三) 是在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提出的 | 第7-8页 |
| 二、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8-21页 |
| (一) 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第8-10页 |
| (二) 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 | 第10-11页 |
| (三) 提出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原则 | 第11-13页 |
| (四) 恢复并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13-14页 |
| (五) 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要思想 | 第14-16页 |
| (六) 坚持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16页 |
| (七) 提出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正确思路 | 第16-18页 |
| (八) 开创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 第18-21页 |
| 三、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 | 第21-27页 |
| (一)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具有改革的特色 | 第21-22页 |
| (二)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具有国情党情的特色 | 第22-25页 |
| (三)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具有创新的特色 | 第25-27页 |
| 四、 切实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第27-31页 |
| (一) 切实贯彻落实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 | 第27-29页 |
| (二) 贯彻落实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29-31页 |
| 注释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致谢词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