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的可逆数字水印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数字水印的历史 | 第11-12页 |
·数字水印的理论框架 | 第12-14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4-15页 |
·按水印的嵌入域分类 | 第14页 |
·按鲁棒性分类 | 第14页 |
·按嵌入方式分类 | 第14-15页 |
·按水印提取时的要求分类 | 第15页 |
·按载体的类型分类 | 第15页 |
·按水印外观分类 | 第15页 |
·数字水印的度量标准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可逆数字水印技术 | 第18-23页 |
·概念和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可逆水印分类 | 第19-21页 |
·按鲁棒性分类 | 第19-20页 |
·按嵌入空间分类 | 第20页 |
·按载体类型分类 | 第20页 |
·按嵌入算法分类 | 第20-21页 |
·可逆水印的研究发展方向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可逆数字水印 | 第23-40页 |
·方案的引出 | 第23-24页 |
·传统DE方法 | 第24-26页 |
·Sachnev算法 | 第26-29页 |
·预测算法 | 第26-27页 |
·直方图平移 | 第27-28页 |
·控制溢出 | 第28-29页 |
·排序技术 | 第29页 |
·基于HVS的可逆水印算法 | 第29-34页 |
·一种更有效的排序算法 | 第30-32页 |
·基于HVS的水印嵌入算法 | 第32-34页 |
·基于HVS的可逆水印方案 | 第34-39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34-35页 |
·水印的提取和原始图像的恢复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针对JPEG图像的可逆数字水印 | 第40-52页 |
·方案的引出 | 第40页 |
·JPEG概述 | 第40-43页 |
·相关算法介绍 | 第43-44页 |
·基于排序的码字映射算法 | 第44-51页 |
·算法介绍 | 第44-47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47-48页 |
·水印的提取 | 第4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工作总结 | 第52-53页 |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