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中国悬索结构的发展 | 第7-10页 |
·悬索结构体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项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悬索结构的解析计算方法 | 第14-31页 |
·索的平衡方程 | 第14-22页 |
·索长度的计算 | 第22-25页 |
·索的变形协调方程 | 第25-27页 |
·索的物理方程 | 第27-28页 |
·单索问题解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第31-45页 |
·非线性问题的表述 | 第31-32页 |
·材料非线性 | 第31页 |
·几何非线性 | 第31-32页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表达格式 | 第32-35页 |
·悬索体系的各类单元有限元模式分析 | 第35-45页 |
第四章 悬索结构大位移分析改进的两节点正弦线索单元模型 | 第45-58页 |
·本文模型和其他索元模型的比较 | 第45-46页 |
·两节点正弦曲线索单元模型建立 | 第46-58页 |
·基本假定 | 第46页 |
·位移函数 | 第46-48页 |
·Lagrange应变的非线性几何关系 | 第48-50页 |
·物理关系 | 第50-51页 |
·非线性平衡方程与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 第51-53页 |
·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转换 | 第53-54页 |
·整体平衡方程 | 第54-55页 |
·索端力的精细计算 | 第55-58页 |
第五章 几何非线性索网体系迭代方法及程序简介 | 第58-63页 |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 | 第58-60页 |
·分析程序及其求解流程图 | 第60-63页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63-7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