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研究 | 第15-25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分析 | 第15-17页 |
| ·收缩 | 第15-16页 |
| ·徐变 | 第16-17页 |
| ·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因素 | 第17-24页 |
| ·骨料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及轻骨料混凝土 | 第18-20页 |
| ·水泥品种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0页 |
| ·掺合料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含水量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及高性能混凝土 | 第21页 |
| ·周围介质的温度、湿度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2页 |
| ·构件尺寸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配筋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 第23页 |
| ·加载龄期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 第23页 |
| ·多轴应力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预测模型研究 | 第25-59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基本概念 | 第25-27页 |
| ·徐变系数、徐变度和徐变函数 | 第25-27页 |
| ·收缩 | 第27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数学模型建立的准则 | 第27-29页 |
| ·对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因素的反映 | 第27页 |
| ·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时变特性的反映 | 第27-28页 |
| ·对模型公式形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国内外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述评 | 第29-36页 |
| ·中国建科院模型(1986) | 第29-32页 |
| ·CEB-FIP系列模型 | 第32-34页 |
| ·ACI209模型 | 第34页 |
| ·英国规范BS系列模型 | 第34-35页 |
| ·B-P系列模型 | 第35页 |
| ·G-Z模型 | 第35-36页 |
| ·GL2000模型 | 第36页 |
| ·国内外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 第36-44页 |
| ·国内外常用模型考虑的因素及计算水准的比较 | 第36-39页 |
| ·几种典型国外预测模型计算精度的比较 | 第39-43页 |
| ·国内外几种典型预测模型的比较结论 | 第43-44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建议模型 | 第44-58页 |
| ·建议模型公式的提出原则 | 第44-49页 |
| ·混凝土徐变预测建议公式 | 第49-54页 |
| ·混凝土收缩预测建议公式 | 第54-55页 |
| ·建议模型的有关说明及实例计算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9-70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混凝土徐变的应力-应变基本方程 | 第60-62页 |
| ·线性叠加原理 | 第60-61页 |
| ·应力-应变微分方程表达式 | 第61页 |
| ·应力-应变代数方程表达式 | 第61-62页 |
| ·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效应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62-69页 |
| ·收缩徐变效应位移法分析基本方程推导 | 第62-67页 |
| ·收缩徐变效应有限元法求解步骤 | 第67-68页 |
| ·关于基本方程的讨论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武汉市轻轨高架桥梁收缩徐变效应计算 | 第70-80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轻轨高架桥预应力箱梁收缩徐变时变效应计算 | 第71-79页 |
| ·所监测预应力桥梁概况 | 第71页 |
| ·计算方法 | 第71页 |
| ·程序编制 | 第71-73页 |
| ·预应力箱梁收缩徐变计算 | 第73-74页 |
| ·箱梁收缩徐变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4-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 附录1 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数学模型公式 | 第83-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