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机的实时交互视景仿真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概况和发展动态 | 第9-12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 | 第9-10页 |
·国内外视景仿真技术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PC机软、硬件对实时视景生成的支持 | 第13-24页 |
·软件支持 | 第13-21页 |
·三维图形建模软件 | 第13-14页 |
·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OpenGL | 第14-16页 |
·OpenGL动画制作原理 | 第16-18页 |
·场景的绘制流程 | 第18-20页 |
·OpenGL相关技术的应用 | 第20-21页 |
·硬件支持 | 第21-24页 |
·微处理器 | 第21-22页 |
·图形加速卡 | 第22页 |
·显示卡 | 第22-24页 |
第3章 视景建模及互操作问题研究 | 第24-31页 |
·视景三维建模技术 | 第24-27页 |
·几何建模 | 第24-25页 |
·运动建模 | 第25页 |
·物理建模 | 第25页 |
·对象行为建模 | 第25-26页 |
·模型分割 | 第26-27页 |
·实时动画生成技术 | 第27-29页 |
·计算机动画分类 | 第27-28页 |
·实时视景生成技术介绍 | 第28-29页 |
·网络分布环境下的视景实时互操作 | 第29-31页 |
·网络传输数据管理 | 第29-30页 |
·视景运动同步控制 | 第30-31页 |
第4章 面向对象方法与HLA思想 | 第31-37页 |
·面向对象方法在仿真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高级体系结构HLA | 第32-37页 |
·概述 | 第32-33页 |
·HLA框架及规则 | 第33-34页 |
·HLA联邦接口规范 | 第34-35页 |
·HLA对象模型模板 | 第35-37页 |
第5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42页 |
·总体结构 | 第38-40页 |
·实时交互仿真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38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8-40页 |
·硬件平台 | 第40页 |
·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 | 第40-42页 |
第6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42-73页 |
·对象的动态加载 | 第42-52页 |
·对象的抽象 | 第42-43页 |
·仿真实体的单元分割 | 第43-44页 |
·加载对象的物理特性 | 第44-48页 |
·几何建模问题 | 第48-52页 |
·对象管理 | 第52-55页 |
·对象建立 | 第53-54页 |
·对象删除 | 第54-55页 |
·行为建模 | 第55-63页 |
·物体位置 | 第55-57页 |
·物体运动的基石 | 第57页 |
·对象运动分解 | 第57-60页 |
·特殊的对象运动 | 第60-63页 |
·碰撞检测 | 第63-66页 |
·碰撞检测的方法 | 第63-65页 |
·碰撞检测的实现 | 第65页 |
·地形跟随 | 第65-66页 |
·数据通讯 | 第66-71页 |
·编程模型 | 第67页 |
·实现细节 | 第67-71页 |
·同步校验 | 第71-73页 |
第7章 演示实例 | 第73-77页 |
·模拟仿真控制平台 | 第73页 |
·视景仿真示例 | 第73-75页 |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75-77页 |
·运行结果 | 第75页 |
·运行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