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车载逆变电源及其效率研究

目录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课题来源第7页
 1.2 车载逆变电源的要求和特点第7-8页
 1.3 逆变电源的开关损耗第8-9页
 1.4 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第9-11页
 1.5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逆变电源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第13-19页
 2.1 几种典型主电路拓扑第13-14页
  2.1.1 半桥逆变主电路第13页
  2.1.2 全桥逆变主电路第13-14页
  2.1.3 推挽逆变主电路第14页
 2.2 典型主电路拓扑的比较第14-19页
  2.2.1 典型逆变主电路的特点第14-15页
  2.2.2 通过仿真对典型主电路的对比第15-19页
第三章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第19-31页
 3.1 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页
 3.2 直流升压变换的设计第19-21页
 3.3 反馈控制部分的设计第21-24页
 3.4 工频变压器的设计第24-26页
 3.5 输出逆变电路的设计第26-28页
 3.6 保护电路设计及调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第28-29页
 3.7 实验结果及波形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影响车载逆变电源效率因素分析第31-41页
 4.1 车载逆变电源的效率第31-34页
  4.1.1 车载逆变电源的主要功率损耗第31-33页
   4.1.1.1 逆变桥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 P_C第31-32页
   4.1.1.2 逆变桥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第32-33页
   4.1.1.3 二极管的开关损耗第33页
  4.1.2 车载逆变器带负载效率的分析第33-34页
 4.2 对逆变器效率的改进的分析第34-41页
  4.2.1 升压变换部分的电路拓扑的改进第34-36页
  4.2.2 变压器的绕制方法及参数的改进对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4.2.3 功率器件的选择对效率的影响第37-39页
  4.2.4 驱动方式的改进第39页
  4.2.5 输出波形的改善第39-41页
第五章 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逆变电源效率的影响第41-58页
 5.1 硬开关工作方式的缺陷第41-42页
 5.2 软开关电路拓扑的分析第42-48页
  5.2.1 负载谐振变换技术第42页
  5.2.2 准谐振变换技术第42-43页
  5.2.3 零开关 PWM变换器技术第43页
  5.2.4 零转换 PWM变换器技术第43-48页
 5.3 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第48-49页
  5.3.1 移相 PWM控制软开关全桥逆变技术第48页
  5.3.2 基本工作原理第48-49页
 5.4 对逆变器应用移相软开关技术的仿真第49-58页
  5.4.1 移相控制驱动信号第50-51页
  5.4.2 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零电压开通过程第51-52页
  5.4.3 软开关器件的换流过程第52-54页
  5.4.4 对变压器的波型分析第54页
  5.4.5 软开关逆变器谐振参数对电路工作过程的影响第54-56页
   5.4.5.1 回路电感对软开关的影响第54-55页
   5.4.5.2 谐振电容对软开关逆变器的影响第55-56页
  5.4.6 软开关逆变器的功率损耗分析第56-57页
   5.4.6.1 逆变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 Pc第56-57页
   5.4.6.2 逆变开关器件增加的导通损耗 P_(CA)第57页
   5.4.6.3 谐振电感等效电阻导通损耗P_(Lr)第57页
  5.4.7 总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页
 6.2 问题和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
下一篇: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数据的自相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