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31页 |
1. AR 基因及其生物学效用的过程 | 第7-15页 |
2. 雄性激素受体相关疾病 | 第15-20页 |
3. 差异表达的检测技术 | 第20-23页 |
4.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71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二、试剂 | 第32-39页 |
三、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四、实验方法 | 第40-71页 |
1.细胞传代培养 | 第40页 |
2.细胞冻存 | 第40页 |
3.细胞复苏 | 第40-41页 |
4.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1页 |
5.细胞的生长周期测定 | 第41页 |
6.Northern Blot | 第41-45页 |
7.Western Blot | 第45-47页 |
8.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 第47-49页 |
9.细胞免疫化学 | 第49-50页 |
10.AR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3页 |
11.AR转激活作用的测定 | 第53-56页 |
12.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56-58页 |
13.抑制消减杂交(SSH) | 第58-71页 |
结果 | 第71-86页 |
1.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71页 |
2. 细胞生长周期的测定 | 第71-72页 |
3. Northern Blot分析AR基因在各株细胞中的转录 | 第72-73页 |
4. Western Blot分析AR基因在各株细胞中翻译水平上的变化 | 第73-74页 |
5. 激素—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 | 第74-77页 |
6. 雄性激素受体(AR)在胞质—核间的转运 | 第77-78页 |
7. AR在几株细胞中转激活能力差异的研究 | 第78-80页 |
8. MJ细胞和ZGJ细胞蛋白质表达图谱的研究 | 第80-83页 |
9. 抑制消减杂交法(SSH)分析N细胞和ZGJ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 第83-86页 |
讨论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