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水资源单项评价 | 第11-13页 |
·水资源综合评价 | 第13-14页 |
·水资源评价研究特点 | 第14-15页 |
·水资源评价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水资源短缺程度及缺水类型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域水资源现状 | 第19-21页 |
·四川省水资源概况 | 第19-20页 |
·四川省水资源特点 | 第20-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 | 第21-28页 |
·采用国际通行紧缺指标进行分析 | 第21-22页 |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 第22-25页 |
·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 | 第25-28页 |
·缺水类型划分 | 第28-30页 |
·缺水类型的内涵 | 第28-29页 |
·采用水资源利用率、人均供水量指标划分 | 第29页 |
·采用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占有量和人均供水量指标划分 | 第29-30页 |
·缺水程度-缺水类型综合区的划分 | 第3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0-47页 |
·水资源短缺程度 | 第30-40页 |
·紧缺指标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 | 第32-34页 |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 第34-36页 |
·评价结果的比较、验证 | 第36-39页 |
·水资源短缺程度 | 第39-40页 |
·缺水类型划分 | 第40-46页 |
·采用水资源利用率、人均供水量指标划分结果 | 第40-42页 |
·采用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占有量和人均供水量指标划分结果 | 第42-43页 |
·两种方法对缺水类型划分结果的比较 | 第43-44页 |
·缺水类型划分 | 第44-46页 |
·缺水程度-缺水类型综合分区 | 第46-47页 |
5 缺水原因及对策 | 第47-62页 |
·四川省缺水原因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47-56页 |
·缺水程度-缺水类型区特征、缺水原因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56-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2-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