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研究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的意义 | 第11-12页 |
·脱硝技术研究 | 第12-17页 |
·湿法去除氮氧化物 | 第13页 |
·稀混合气NO_x捕集技术 | 第13-14页 |
·NO_x直接催化分解 | 第14-15页 |
·等离子脱硝技术 | 第15页 |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 第15-16页 |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第16-17页 |
·S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7-18页 |
·SC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8-19页 |
·分子筛型催化剂 | 第19-20页 |
·钙钛矿型催化剂 | 第20页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0-23页 |
·碳基催化剂 | 第23-24页 |
·SCR反应机理 | 第24-26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碳纳米管对V_2O_5/TiO_2体系脱硝性能的促进作用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 | 第27-2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8-29页 |
·催化剂的测试 | 第2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7页 |
·催化性能 | 第29-32页 |
·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32-33页 |
·催化剂表面分析 | 第33-35页 |
·催化剂表面酸性分析 | 第35-36页 |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钒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选择性脱硝中的应用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40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催化剂的脱硝性能 | 第41-42页 |
·催化剂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催化剂表面酸性分析 | 第44-45页 |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钒锰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CeOx对催化剂V_2O_5/TiO_2-CNTs的促进作用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8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催化剂的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催化剂表面分析 | 第54-56页 |
·催化剂酸度分析 | 第56-57页 |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碳材料负载CuOx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研究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9-60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60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6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0-65页 |
·催化剂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XPS分析 | 第61-62页 |
·TPR和TPD分析 | 第62-63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63-64页 |
·SO_2对SCR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