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 ·废弃物复合材料简介 | 第9-11页 |
| ·复合材料 | 第9页 |
| ·废弃物复合材料 | 第9-11页 |
| ·开发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意义 | 第9-10页 |
| ·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 ·铸造废砂回收利用现状简介 | 第11-13页 |
| ·铸造废砂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 ·废砂利用概况 | 第12-13页 |
| ·用铸造废砂制造蒸压砖 | 第12页 |
| ·用铸造废砂制造高强度烧结材料 | 第12页 |
| ·用铸造废砂制造烧结发泡材料 | 第12-13页 |
| ·用铸造废砂制造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 | 第13页 |
|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现状简介 | 第13-15页 |
|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发展 | 第13-14页 |
| ·废旧塑料的回收及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 ·填埋处理废塑料 | 第14页 |
| ·废旧塑料焚烧的热能回收 | 第14-15页 |
| ·废塑料的热分解技术 | 第15页 |
| ·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 | 第15页 |
| ·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塑料 | 第15页 |
| ·填料的改性 | 第15-19页 |
| ·影响填充改性的因素 | 第16-17页 |
| ·填料的表面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 ·偶联剂的简介 | 第19-25页 |
| ·偶联剂的种类及其结构 | 第19-22页 |
| ·硅烷偶联剂 | 第19-20页 |
| ·钛酸酯偶联剂 | 第20-21页 |
| ·铝酸酯偶联剂 | 第21页 |
| ·锆类偶联剂 | 第21-22页 |
| ·有机铬偶联剂 | 第22页 |
| ·不饱和有机酸 | 第22页 |
|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第22-2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6页 |
| ·试验原材料 | 第26-29页 |
| ·废旧地膜 | 第26页 |
| ·高密度聚乙烯 | 第26-27页 |
| ·无机填料 | 第27页 |
| ·铸造废砂 | 第27页 |
| ·石英粉 | 第27页 |
| ·粉尘 | 第27页 |
| ·玻璃纤维 | 第27-28页 |
| ·偶联剂 | 第28页 |
| ·硅烷偶联剂1 | 第28页 |
| ·硅烷偶联剂2 | 第28页 |
| ·硅烷偶联剂3 | 第28页 |
| ·钛酸酯偶联剂A | 第28页 |
| ·钛酸酯偶联剂B | 第28页 |
| ·其他 | 第28-29页 |
| ·试验设备 | 第29页 |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29-36页 |
| ·试验原理 | 第29-33页 |
| ·硅烷偶联剂与铸造废砂的反应机理 | 第29-31页 |
| ·硅烷偶联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 第31-33页 |
| ·试验的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 ·试验方案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宏观物理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 第36-60页 |
| ·试样机械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 ·抗弯强度的测试 | 第36-37页 |
| ·抗拉强度 | 第37-38页 |
| ·无机填料表面改性效果的预先评价 | 第38-39页 |
| ·填料对废弃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9-45页 |
| ·填料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填料加入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填料粒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基体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57页 |
| ·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偶联剂加入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 ·偶联剂种类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 | 第55页 |
|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尺寸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第55-56页 |
|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玻璃纤维增强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微观分析 | 第60-6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在废弃物复合材料微观分析中的应用 | 第60页 |
| ·红外光谱分析法简介 | 第60-61页 |
|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第61-65页 |
| 第五章 粉尘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初试 | 第65-74页 |
| ·引言 | 第65-68页 |
|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简史 | 第65-66页 |
|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分类 | 第66-67页 |
| ·交联单体的选用 | 第67页 |
| ·不饱和聚酯树脂常用的固化体系 | 第67-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 ·实验原理 | 第68-69页 |
| ·试验过程 | 第69页 |
| ·实验原料 | 第69-70页 |
|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7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 ·预热温度及预热时间的确定 | 第70-71页 |
| ·粉尘/树脂用量比对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 ·玻璃纤维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