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余甘子开花与结实生物学特性研究

1.  引言第1-16页
 1.1.  余甘子栽培的历史和培育研究现状第9-10页
 1.2.  余甘子的分布第10-11页
 1.3.  余甘子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第11-13页
 1.4.  余甘子生物学特性第13-15页
 1.5.  立题依据与意义第15-16页
2.  余甘子开花物候特性分析第16-25页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2.1.1.  试验地概况第16页
  2.1.2.  试验材料第16页
  2.1.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7-23页
  2.2.1.  不同年份开花物候第17-18页
  2.2.2.  不同品种的开花物候第18-19页
  2.2.3.  不同树冠部位开花物候差异性第19页
  2.2.4.  海拔与开花物候的差异第19-20页
  2.2.5.  经营管理水平与开花物候差异第20页
  2.2.6.  余甘子多次花物候特性第20-22页
  2.2.7.  开花同步指数与授粉效率第22-23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23-25页
3.  余甘子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特性研究第25-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3.2.1.  树体结构与结果层分布特性第26-27页
  3.2.2.  结果母枝生长发育节律第27-29页
  3.2.3.  树体结果母枝分布特征第29页
  3.2.4.  不同树龄结果母枝变化规律第29-31页
  3.2.5.  结果枝生长节律第31页
  3.2.6.  不同结果母枝龄结果枝分布异质性第31-32页
  3.2.7.  不同品种结果枝分布差异性第32-33页
  3.2.8.  不同树龄结果枝分布差异性第33页
  3.2.9.  不同林分密度树体结构、结果枝分布差异第33-34页
 3.3.  小结第34-36页
4.  雌雄花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第36-45页
 4.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4.2.1.  余甘子结果枝雌雄花分布规律第36-38页
  4.2.2.  余甘子在不同结果母枝的雌雄花比趋势第38-39页
  4.2.3.  余甘子雌雄花在结果枝上分布规律第39-41页
  4.2.4.  不同树龄的结果枝雌雄花分布差异第41-42页
  4.2.5.  不同树龄雌雄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差异第42-43页
  4.2.6.  雌雄花在结果枝上的分布相关性第43-44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44-45页
5.  余甘子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第45-52页
 5.1.  研究方法第45-46页
  5.1.1.  余甘子花粉的采集第45页
  5.1.2.  花粉生活力测定第45-46页
  5.1.3.  分析方法第46页
 5.2.  结果分析第46-51页
  5.2.1.  不同培养基花粉萌发率与培养基筛选第46-47页
  5.2.2.  余甘子花粉萌发特性第47-48页
  5.2.3.  余甘子花粉的储藏对萌发率的影响第48-50页
  5.2.4.  余甘子的最佳可授期第50-51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51-52页
6.  余甘子结实特性与结果层分布规律研究第52-59页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2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52-58页
  6.2.1.  不同品种座果率第52-54页
  6.2.2.  不同品种落果规律第54页
  6.2.3.  不同品种果实丛生性第54-55页
  6.2.4.  不同结果母枝龄结果枝结果特征第55-56页
  6.2.5.  不同树龄结果枝结果特征第56页
  6.2.6.  结果层空间分布特征第56-58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58-59页
7.  余甘子果实发育进程研究第59-71页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60-69页
  7.2.1.  果实大小生长时序规律研究第60-61页
  7.2.2.  果重增长时序规律研究第61-62页
  7.2.3.  种子性状特性第62-63页
  7.2.4.  不同品种果实和果核性状及其相关性第63-65页
  7.2.5.  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变化动态第65页
  7.2.6.  果肉Vc含量变化动态第65-67页
  7.2.7.  单宁含量变化动态规律第67-68页
  7.2.8.  糖含量变化动态第68-69页
 7.3.  小结与讨论第69-71页
8.  余甘子开花结实性状相关性研究第71-75页
 8.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1页
 8.2.  结果与分析第71-74页
  8.2.1.  余甘子花性状与果性状的相关性第71-72页
  8.2.2.  结果母枝粗度与长度和结果数之间的相关性第72-73页
  8.2.3.  树体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第73-74页
 8.3.  小结与讨论第74-75页
9.  基于开花结实特性的余甘子育种资源分类与评价第75-82页
 9.1.  材料与方法第75-76页
  9.1.1.  品种材料第75页
  9.1.2.  测定指标第75页
  9.1.3.  计算方法第75-76页
 9.2.  结果与分析第76-81页
  9.2.1.  各品种性状指标聚类与分类指标筛选第76-77页
  9.2.2.  余甘子育种资源分类与评价第77-81页
 9.3.  小结与讨论第81-82页
10.  总结与讨论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达H3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猪流感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特异性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态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