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5-6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 第6-8页 |
第三节 本文架构 | 第8-9页 |
第二章 朱天心文本中的眷村经验 | 第9-15页 |
第一节 外省“族群”的时空经验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眷村的失落,原乡的消逝 | 第11-14页 |
第三节 建立新的身份认同的企图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古都》中的历史经验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对台湾历史的书写 | 第17-20页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焦虑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对记忆的呼唤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漫游者的文学经验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彻底瓦解了叙事边框的悼亡之书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少女时的文学启蒙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浪漫灭绝之后的坚持 | 第27-2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8-30页 |
附录 | 第30-41页 |
附录一: 朱天心生平写作年表 | 第30-34页 |
附录二: 朱天心作品发表时间索引(细目) | 第34-40页 |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与研究文献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