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前言 | 第1-8页 |
| 1 油藏的岩石物理学描述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 第8-18页 |
| ·陆源沉积储层的地质模型 | 第8-9页 |
| ·胜利油田部分油、气储集层的岩石物理学特征 | 第9页 |
| ·基本地电模型及其典型特征 | 第9-18页 |
| ·钻井时井内流体的流失过程 | 第9-10页 |
| ·离子交换面与自然电位 | 第10页 |
| ·储层流体对泥浆滤液侵入程度的影响 | 第10-13页 |
| ·地层孔渗对侵入深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储层浸泡时间对侵入深度的影响 | 第14-15页 |
| ·侵入带流体的驱替作用与饱和度矿化度剖面 | 第15-16页 |
| ·电阻率侵入剖面与低阻环带 | 第16页 |
| ·典型的地电模型 | 第16-18页 |
| 2 高频等参数感应的原理 | 第18-22页 |
| ·电磁测井的聚焦系统 | 第18-19页 |
| ·基本原理(相位差及相位差与均匀介质电阻率的联系) | 第19-22页 |
| 3 优越性分析 | 第22-27页 |
| ·聚焦系统 | 第22页 |
| ·径向探测特性及径向分辨率 | 第22-24页 |
| ·径向探测特性 | 第22-24页 |
| ·径向探测深度 | 第24页 |
| ·纵向探测特性及纵向分辨率 | 第24-25页 |
| ·纵向探测特性 | 第24-25页 |
| ·纵向分辨率 | 第25页 |
| ·与电阻率测井的比较及不利的测井环境 | 第25-27页 |
| 4 地质剖面的评价 | 第27-34页 |
| ·地质剖面的定量评价 | 第27页 |
| ·地质剖面的定性评价 | 第27-34页 |
| ·划分地层界面 | 第27-28页 |
| ·确定地层非均质性 | 第28-29页 |
| ·划分储层-评价储层饱和度类型 | 第29-30页 |
| ·根据侵入深度定性识别油水层 | 第30-34页 |
| 5 高频等参数感应特殊地质应用 | 第34-43页 |
| ·薄层评价 | 第34页 |
| ·高矿化度低阻油(气)层的识别 | 第34-36页 |
| ·低阻环带识别法 | 第34-35页 |
| ·地层真电阻率比值法确定油(气)层 | 第35-36页 |
| ·定性确定储层渗流能力 | 第36-37页 |
| ·优化射孔参数及射孔施工工艺的具体确定 | 第37-43页 |
| ·常规射孔工艺的确定 | 第37-41页 |
| ·特殊射孔工艺的确定 | 第41-43页 |
| 6 结论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