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
引言 | 第1-12页 |
临床研究 | 第12-15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2页 |
(二) 临床表现 | 第12页 |
(三) 影像学检查 | 第12页 |
(四) 诊断依据 | 第12-13页 |
(五)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3页 |
二. 手术方法 | 第13-14页 |
三.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4页 |
四. 治疗结果 | 第14-15页 |
讨论 | 第15-23页 |
一. 定义 | 第15页 |
二. 分类 | 第15页 |
三. 解剖生理关系 | 第15-16页 |
(一) 与腰椎管狭窄有关的解剖 | 第15页 |
(二) 腰椎管的大小随脊柱姿势的改变而变化 | 第15-16页 |
(三) 腰椎的生物力学 | 第16页 |
四. 历史回顾 | 第16-17页 |
五. 治疗依据 | 第17-20页 |
(一)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 第17页 |
(二) 全椎板切除术的可行性 | 第17-18页 |
(三) 全椎板切除术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四) 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六. 治疗优势 | 第20-23页 |
(一) 手术操作的优越性 | 第20页 |
(二)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意义 | 第20-21页 |
(三) 保留椎后小关节的意义 | 第21页 |
(四) 预防“椎板切除膜'的意义 | 第21-22页 |
(五) 术后处理特点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附录 综述 | 第28-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