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5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9-12页 |
一 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隐伏金矿定位预测的技术和方法简述 | 第10-11页 |
三 隐伏金矿定位预测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区以往地质研究程度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思路及实际工作情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8页 |
一 地层 | 第15-17页 |
二 火成岩及脉岩 | 第17-18页 |
三 构造 | 第18页 |
第二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矿床地质与矿体特征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矿石成分及其组构特征 | 第20-22页 |
一 矿石特征 | 第20-21页 |
二 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 第21页 |
三 矿石结构、构造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围岩蚀变 | 第22页 |
第四节 矿床成矿阶段 | 第22页 |
第五节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22-25页 |
一 金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及分布特征 | 第22-23页 |
二 金及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矿床断裂系统研究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石英滩金矿床断裂构造总体格局 | 第25-26页 |
一 成矿前断裂构造 | 第25页 |
二 成矿期断裂构造 | 第25-26页 |
三 成矿期后断裂构造 | 第26页 |
第二节 石英滩金矿床古火山机构特征分析 | 第26-29页 |
一 石英滩古火山机构特征 | 第26-27页 |
二 火山机构断裂系的形成原理 | 第27-28页 |
三 石英滩矿区石英脉地表展布特征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控矿构造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区域性深大断裂与金矿的关系 | 第29页 |
二 L_4矿体中段控矿构造分析 | 第29-34页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第34-49页 |
第一节 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简述 | 第34-35页 |
一 野外样品采集 | 第34页 |
二 室内分析 | 第34-35页 |
第二节 L_4矿体原生晕组合特征 | 第35-40页 |
一 L矿体原生最主要指示元素含量变化与概率分布 | 第35-39页 |
二 L_4矿体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特征 | 第39-40页 |
三 指示元素的分类 | 第40页 |
第三节 石英滩金矿床原生晕的分带特征 | 第40-49页 |
一 L_4矿体原生晕的轴向分带 | 第41-44页 |
二 L_4矿体原生晕的横向分带 | 第44页 |
三 L_4矿体原生晕的纵向分带 | 第44-46页 |
四 石英滩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 | 第46-49页 |
第六章 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 | 第49-61页 |
第一节 东北夼异常区地质概况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东北夼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61页 |
一 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与指示元素含量概率分布 | 第51-55页 |
二 东北夼原生地球化学异常 | 第55-57页 |
三 东北夼主矿带Au_3异常的组合特征及隐伏矿预测 | 第57-61页 |
研究结论及意义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