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薄膜技术论文

高可靠性电子封装中防潮薄膜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微电子封装及其防潮薄膜技术概述第10-38页
   ·微电子封装技术简介第10-17页
     ·微电子封装的定义第11-12页
     ·微电子封装的级别第12-16页
       ·芯片级互连第13页
       ·一级封装第13-14页
       ·二级封装第14-15页
       ·芯片直接贴装于印刷电路板第15-16页
     ·电子封装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水汽对电子封装可靠性的影响第17-22页
     ·腐蚀失效第18-19页
     ·分层和开裂第19-21页
     ·水汽的来源第21-22页
   ·水汽防护技术简介第22-34页
     ·敷形涂层技术第22-26页
       ·敷形涂层的分类第22-23页
       ·敷形涂层的涂敷方法第23-25页
       ·敷形涂层的固化方法第25-26页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简介第26-30页
       ·等离子体的形成第26-28页
         ·直流辉光放电第26-27页
         ·射频放电第27-28页
         ·高密度等离子体第28页
       ·等离子体用于化学气相沉积第28-30页
     ·已有的防潮技术应用报导第30-34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第38-54页
   ·PECVD薄膜的制备工艺及设备第38-41页
     ·PECVD设备介绍第38-39页
     ·沉积参数对PECVD氮化硅薄膜性质的影响第39-41页
   ·PECVD薄膜性质的表征第41-43页
     ·薄膜的折射率、厚度、均匀性、沉积速率第41-42页
     ·薄膜的密度第42页
     ·薄膜的化学键构象第42-43页
     ·薄膜的化学成分第43页
     ·薄膜在水汽中的化学稳定性第43页
   ·镀层防潮性能的测定第43-46页
     ·水汽渗透实验(WVP)第43-44页
     ·湿度传感器法第44-46页
   ·可靠性实验第46-50页
     ·高温高湿实验第47-48页
     ·温度循环实验第48-49页
     ·水汽敏感性实验第49-50页
   ·常用检测技术简介第50-52页
     ·高频超声扫描显微镜检测法(C-SAM)第50-51页
     ·x-射线方法(soft x-ray imaging)第51-52页
     ·金相实验第5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三章 有机/无机双层膜防潮技术的实验研究第54-76页
   ·引言第54-55页
   ·有机敷形涂层材料的选择第55-57页
   ·无机薄膜材料的选择第57-61页
     ·无机防潮薄膜简介第57-60页
     ·PECVD氮化硅、碳化硅薄膜防潮性能比较研究第60-61页
       ·PEN膜上WVP实验第60-61页
       ·TQFP封装的湿度传感器上的水汽扩散实验第61页
   ·有机/无机双层膜防潮技术的工艺优化第61-70页
     ·硅酮涂层工艺的优化第61-63页
     ·SiNx沉积工艺的优化第63-68页
       ·大面积沉积的均匀性第64页
       ·高温高湿环境的稳定性第64-67页
       ·热冲击下的可靠性第67-68页
     ·硅酮上PECVD氮化硅沉积工艺的优化第68-70页
   ·湿度传感器原位测量双层膜防潮性能第70-73页
     ·实验方法第70-71页
     ·实验结果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章 有机/无机双层膜防护的COB封装中水汽扩散的有限元模拟第76-88页
   ·引言第76-78页
   ·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和模拟方法第78-82页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讨论第82-86页
   ·本章小结第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五章 有机/无机双层膜防潮技术的应用--FCOB第88-110页
   ·引言第88-94页
     ·倒装焊技术简介第88-92页
       ·焊球结构和材料第89-90页
       ·衬底(基板)材料与底充胶工艺第90-92页
     ·倒装焊技术中的可靠性问题第92-93页
     ·本章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93-94页
   ·FCOB及其有防潮层样品的制备第94-99页
     ·实验芯片和衬底第94-96页
     ·助焊剂与焊接第96-97页
     ·底充胶材料与填充工艺第97-99页
     ·有防潮层样品的制备第99页
   ·水汽及回流对FCOB及其有防潮层样品的可靠性的影响第99-105页
   ·水汽及热冲击对FCOB及其有防潮层样品的可靠性的影响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六章 近室温PECVD氮化硅薄膜的防潮性能研究及其应用--OLED封装第110-126页
   ·引言第110-114页
     ·OLED简介第110-111页
     ·OLED原理第111-112页
     ·OLED实用化的主要问题第112页
     ·OLED的薄膜封装第112-114页
   ·近室温PECVD氮化硅薄膜的防潮性能研究第114-120页
     ·实验方法第114-1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15-120页
       ·基板温度对氮化硅薄膜性质的影响第115-117页
       ·射频功率对氮化硅薄膜性质的影响第117-118页
       ·基板温度和射频功率对氮化硅薄膜防水性能的影响第118-120页
   ·OLED的氮化硅薄膜封装的工艺优化第120-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30页
 1 全文总结第126-128页
 2 可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第128-130页
文章发表目录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作者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段式全瓷桩核桩—核间固位力及全瓷桩核断裂强度的研究
下一篇:CATV宽带接入网络上行信道接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