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6页 |
1.1 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 第6-7页 |
1.2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描述------收益率曲线 | 第7页 |
1.3 研究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 | 第7-11页 |
1.3.1 国债管理方面 | 第8-9页 |
1.3.2 国债投资方面 | 第9-11页 |
1.4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文思路 | 第13-16页 |
1.5.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1.5.2 本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3-16页 |
2 利率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概述 | 第16-27页 |
2.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第16-20页 |
2.1.1 纯预期理论 | 第16-17页 |
2.1.2 市场分割理论 | 第17-19页 |
2.1.3 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19-20页 |
2.2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机制 | 第20-21页 |
2.2.1 各种期限国债的供求关系 | 第20页 |
2.2.2 流动性偏好 | 第20-21页 |
2.2.3 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 | 第21页 |
2.3 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21-27页 |
2.3.1 到期收益率的含义 | 第21页 |
2.3.2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含义 | 第21-22页 |
2.3.3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2.3.4 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因素 | 第23页 |
2.3.5 即期利率曲线与附息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系 | 第23-27页 |
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 | 第27-50页 |
3.1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 第28-31页 |
3.1.1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 第28-29页 |
3.1.2 利用Excel计算到期收益率 | 第29-31页 |
3.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性分析 | 第31-44页 |
3.2.1 样本的选取 | 第31-34页 |
3.2.2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第34-44页 |
3.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拟合方程 | 第44-50页 |
3.3.1 模型的假设 | 第44页 |
3.3.2 收益率模型 | 第44-45页 |
3.3.3 拟合结果及比较 | 第45-50页 |
4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应用研究 | 第50-62页 |
4.1 利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研判利率走势 | 第50-56页 |
4.1.1 样本的确定 | 第50-51页 |
4.1.2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第51-56页 |
4.2 利用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测远期利率 | 第56-62页 |
4.2.1 远期利率的估计 | 第56-59页 |
4.2.2 样本的确定 | 第59页 |
4.2.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