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7-10页 |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4-27页 |
| 2.1 引言 | 第14-15页 |
| 2.2 “增强、削弱”解释 | 第15-17页 |
| 2.3 转矩方程 | 第17-20页 |
| 2.4 反电势(BEMF或简称EMF) | 第20-21页 |
| 2.5 使定位转矩为零的充分条件 | 第21-23页 |
| 2.6 控制策略 | 第23-25页 |
| 2.7 佯谬的讨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电机控制的一些硬件基础 | 第27-42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电流调节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 3.3 桥臂驱动芯片IR2110 | 第29-34页 |
| 3.3.1 基本功能 | 第29-31页 |
| 3.3.2 自举电容的过分充电现象 | 第31-33页 |
| 3.3.3 上电自锁现象与cycle-by-cycle调制 | 第33-34页 |
| 3.4 斩波引起的电磁干扰 | 第34-38页 |
| 3.5 电容的电磁兼容性考虑 | 第38-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PSpice模型 | 第42-47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模型的使用 | 第42-44页 |
| 4.3 几个注意点 | 第44页 |
| 4.4 模型图解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控制 | 第47-59页 |
| 5.1 引言 | 第47-48页 |
| 5.2 转矩波动与反电势波形的关系的一点讨论 | 第48-52页 |
| 5.3 位置传感器方案 | 第52-53页 |
| 5.4 无位置传感器方案 | 第53-58页 |
| 5.4.1 位置传感器的缺点 | 第53-54页 |
| 5.4.2 一种经典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 | 第54-56页 |
| 5.4.3 本文提出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68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