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形成动态影响之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8页
 1.1 稻米碾米品质及其灌浆特性第12-13页
 1.2 稻米外观品质及其生态基础第13-15页
 1.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动态第15-18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第18-21页
 2.1 材料与处理第18-19页
 2.2 测定方法第19-21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1-51页
 3.1 温光条件下叶的生理生化变化第21-27页
  3.1.1 叶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21-22页
  3.1.2 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第22-23页
  3.1.3 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第23-24页
  3.1.4 叶中丙二醛含量变化第24-25页
  3.1.5 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第25-26页
  3.1.6 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第26-27页
 3.2 籽粒灌浆动态规律及其与温光因子的关系第27-47页
  3.2.1 强弱势粒灌浆动态第27-30页
  3.2.2 不同温光条件下籽粒灌浆动态特征第30-32页
  3.2.3 垩白动态变化第32-33页
  3.2.4 温光对垩白动态变化的影响第33-35页
  3.2.5 籽粒灌浆与垩白动态的关系第35-36页
  3.2.6 直链与枝链淀粉含量第36-37页
  3.2.7 Q酶活性第37-38页
  3.2.8 Q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第38页
  3.2.9 淀粉粒电镜观察第38-44页
  3.2.10 籽粒中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44页
  3.2.11 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3.2.12 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第45-46页
  3.2.13 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46-47页
 3.3 籽粒中各品质指标的比较第47-48页
  3.3.1 结实率第47-48页
  3.3.2 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第48页
 3.4 相关性检测第48-51页
  3.4.1 叶衰老与灌浆速度的相关性第48-49页
  3.4.2 垩白与电镜结果的相关性第49页
  3.4.3 叶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及籽粒灌浆的关系第49-51页
第四章 结论第51-53页
 4.1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制第51页
 4.2 光照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机制第51-52页
 4.3 对改善稻米品质可能采取的措施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施蛰存的精神分析小说
下一篇: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胡风文艺思想及人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