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绿窗新话》的版本、性质及编写背景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绿窗新话》的版本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绿窗新话》的性质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绿窗新话》的编撰背景 | 第18-27页 |
第二章 《绿窗新话》的题材类型 | 第27-45页 |
第一节 婚恋丽情类 | 第28-40页 |
第二节 琐事杂记类 | 第40-45页 |
第三章 《绿窗新话》的编撰方式 | 第45-56页 |
第一节 《绿窗新话》对前代小说进行减(增)饰的情况 | 第45-49页 |
第二节 《绿窗新话》对前代小说情节进行改窜的情况 | 第49-53页 |
第三节 《绿窗新话》的编撰方式反映了宋人小说“尚俗”的时代特征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绿窗新话》的艺术特色 | 第56-71页 |
第一节 《绿窗新话》的通俗化 | 第57-66页 |
第二节 《绿窗新话》与理学化 | 第66-69页 |
第三节 《绿窗新话》标题的七言格式化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绿窗新话》对后世的影响 | 第71-97页 |
第一节 《绿窗新话》对后世小说、戏曲所产生的影响 | 第71-82页 |
第二节 个案研究——《绿窗新话》中《郭华买脂慕粉郎》源流考 | 第82-91页 |
第三节 《绿窗新话》与小说评点 | 第91-95页 |
第四节 《绿窗新话》对后世通俗类书编撰的影响 | 第95-97页 |
余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附录 | 第105-13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1-132页 |
后记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