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超高强铝合金的基本属性 | 第10-11页 |
1.3 Zr元素的基本属性及其在铝合金中的存在形式 | 第11-16页 |
1.4 Zr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理 | 第16-21页 |
1.5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课题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用料及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2.1 实验用材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5-67页 |
3.1 合金铸态组织 | 第25-32页 |
3.1.1 光学金相组织 | 第25-26页 |
3.1.2 扫描电镜组织 | 第26-27页 |
3.1.3 晶粒尺寸 | 第27-29页 |
3.1.4 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1.5 小结 | 第31-32页 |
3.2 合金均匀化组织 | 第32-37页 |
3.2.1 光学金相组织 | 第32页 |
3.2.2 扫描电镜组织 | 第32-33页 |
3.2.3 透射电镜组织 | 第33-34页 |
3.2.4 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2.5 小结 | 第36-37页 |
3.3 合金锻压组织 | 第37-42页 |
3.3.1 光学金相组织 | 第37-38页 |
3.3.2 扫描电镜组织 | 第38-39页 |
3.3.3 透射电镜组织 | 第39-40页 |
3.3.4 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3.5 小结 | 第41-42页 |
3.4 合金固溶淬火组织 | 第42-47页 |
3.4.1 光学金相组织 | 第42-45页 |
3.4.2 透射电镜组织 | 第45页 |
3.4.3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4.4 小结 | 第46-47页 |
3.5 合金时效组织及时效行为 | 第47-57页 |
3.5.1 光学金相组织 | 第47-48页 |
3.5.2 透射电镜组织 | 第48-49页 |
3.5.3 合金时效动力学曲线 | 第49-54页 |
3.5.4 DSC分析 | 第54-56页 |
3.5.5 小结 | 第56-57页 |
3.6 合金力学性能及断口分析 | 第57-62页 |
3.6.1 合金力学性能 | 第57-58页 |
3.6.2 合金断口分析 | 第58-60页 |
3.6.3 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6.4 小结 | 第61-62页 |
3.7 含Zr初生相的行为 | 第62-67页 |
3.7.1 显微组织 | 第62-63页 |
3.7.2 Al_3Zr初生相与Ti元素 | 第63-64页 |
3.7.3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3.7.4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67-74页 |
4.1 Zr元素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演变规律 | 第67-68页 |
4.2 Zr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 第68-69页 |
4.3 含Zr合金的强化机理 | 第69-74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