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一、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一)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0页 |
(二)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0-12页 |
(三) 治疗现状 | 第12-13页 |
二、中医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页 |
(二)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薄氏腹针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理和优势 | 第14-15页 |
四、问题与展望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4页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第16页 |
二、研究对象标准 | 第16-17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6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四) 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一) 分组 | 第17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17页 |
四、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五、统计学处理 | 第18页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页 |
七、结果 | 第18-20页 |
(一) 干预前,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8页 |
(二) 两组干预前指标水平比较 | 第18-19页 |
(三) 对照组干预前后腰围、HDL、TG 改善情况比较 | 第19页 |
(四) 治疗组干预前后腰围、HDL、TG 改善情况比较 | 第19页 |
(五) 两组干预后腰围、HDL、TG 改善情况比较 | 第19页 |
(六) 治疗组干预后各次要指标改善水平比较 | 第19-20页 |
(七) 对照组干预后各次要指标变化 | 第20页 |
(八) 两组干预后次要指标改善水平比较 | 第20页 |
八、讨论 | 第20-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附录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