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 第1-14页 |
0.1. 选题及研究动机 | 第11-12页 |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14-49页 |
1.1.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地位、目标及功能 | 第14-20页 |
1.2 .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20-42页 |
1.3. 金融企业制度与经济的关系 | 第42-49页 |
2. 金融企业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第49-79页 |
2.1 市场化程度与金融企业制度 | 第49-52页 |
2.2. 股份制:金融企业产权制度的有效形式 | 第52-55页 |
2.3. 全能型:金融企业经营制度发展趋势 | 第55-64页 |
2.4. 风险控制:贯穿管理制度的主线 | 第64-70页 |
2.5. 所有制的选择:国有化与非国有化 | 第70-75页 |
2.6. 组织效率:单一制与分支行制 | 第75-79页 |
3.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制度性成因分析 | 第79-96页 |
3.1. 世界各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 第79-84页 |
3.2. 我国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状况及制度性成因分析 | 第84-96页 |
4. 制约金融企业制度的宏观分析 | 第96-113页 |
4.1 经济增长模式的制约 | 第96-104页 |
4.2. 经济体制的制约 | 第104-109页 |
4.3. 法律环境的制约 | 第109-113页 |
5. 我国金融企业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第113-148页 |
5.1. 宏观环境:市场化条件日渐成熟 | 第113-116页 |
5.2. 我国金融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第116-123页 |
5.3. 我国金融企业经营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第123-137页 |
5.4. 我国金融企业组织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第137-143页 |
5.5. 我国金融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第143-148页 |
6. 金融企业制度与外部监管的协调 | 第148-175页 |
6.1. 金融企业制度与中央银行监管制度的协调 | 第148-154页 |
6.2. 金融企业制度与国际准则的协调 | 第154-160页 |
6.3. 金融企业制度与社会监督体系的协调 | 第160-164页 |
6.4. 金融企业制度与金融行业监督的协调 | 第164-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