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原理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民事执行的基本理念 | 第14-66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与民事执行权 | 第14-43页 |
一、 民事执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第14-17页 |
二、 民事执行与行政执行、刑事执行的区别 | 第17-18页 |
三、 民事执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18-24页 |
四、 民事执行权的性质 | 第24-36页 |
五、 民事执行权的来源与定位 | 第36-42页 |
六、 民事执行权的基本特征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的目的 | 第43-52页 |
一、 民事执行目的与民事诉讼目的之关系 | 第44-46页 |
二、 民事执行目的辩证 | 第46-52页 |
第三节 民事执行的价值 | 第52-56页 |
一、 法律价值概说 | 第52-53页 |
二、 民事执行的外在价值 | 第53-54页 |
三、 民事执行的内在价值 | 第54-56页 |
第四节 民事执行的功能 | 第56-66页 |
一、 法律功能概述 | 第56-59页 |
二、 法律功能的分类与表现 | 第59-61页 |
三、 民事执行的功能 | 第61-66页 |
第二章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 | 第66-80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概说 | 第66-71页 |
一、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概念 | 第66-67页 |
二、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特点 | 第67-71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要素 | 第71-78页 |
一、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71-74页 |
二、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74-75页 |
三、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75-78页 |
第三节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运行 | 第78-80页 |
一、 执行事件 | 第78页 |
二、 执行行为 | 第78-80页 |
第三章 执行机关 | 第80-103页 |
第一节 各国民事执行机关概览 | 第80-87页 |
一、 法国的民事执行机关 | 第81-82页 |
二、 德国的民事执行机关 | 第82-83页 |
三、 日本的民事执行机关 | 第83-85页 |
四、 英国的民事执行机关 | 第85-86页 |
五、 美国的民事执行机关与收债人 | 第86-87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 第87-91页 |
一、 从权力来源看 | 第87-88页 |
二、 从民事执行行为的性质看 | 第88-90页 |
三、 从执行机关与当事人的关系看 | 第90-91页 |
第三节 对我国民事执行机关设置的思考 | 第91-103页 |
一、 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机关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98页 |
二、 设置民事执行机关应当考虑的因素 | 第98-100页 |
三、 我国民事执行机关设置的三种方案 | 第100-103页 |
第四章 执行名义 | 第103-129页 |
第一节 执行名义的意义 | 第103-107页 |
一、 执行名义的概念 | 第103-104页 |
二、 执行名义的作用 | 第104-105页 |
三、 对执行名义的审查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执行名义的要件 | 第107-111页 |
一、 形式要件 | 第108-109页 |
二、 实质要件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 执行名义的种类 | 第111-117页 |
一、 分类标准 | 第111-112页 |
二、 从形式上分类 | 第112-117页 |
第四节 执行名义的法律效力 | 第117-129页 |
一、 执行名义法律效力的表现形式 | 第117-119页 |
二、 执行名义法律效力的范围 | 第119-124页 |
三、 执行名义法律效力的基础 | 第124-125页 |
四、 执行名义法律效力的限制 | 第125-127页 |
五、 执行名义法律效力的消灭 | 第127-129页 |
第五章 执行标的 | 第129-142页 |
第一节 执行标的概述 | 第129-134页 |
一、 执行标的的概念 | 第129-132页 |
二、 执行标的与实体权利 | 第132-133页 |
三、 执行标的与诉讼标的 | 第133页 |
四、 执行标的与执行标的物 | 第133-134页 |
五、 执行标的与执行内容 | 第134页 |
第二节 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 | 第134-137页 |
一、 执行标的范围的有限性 | 第134-135页 |
二、 执行标的的确定性 | 第135-136页 |
三、 执行标的的非抗辩性 | 第136-137页 |
第三节 执行标的的内容 | 第137-142页 |
一、 关于执行标的内容的不同意见 | 第137页 |
二、 财产 | 第137-139页 |
三、 行为 | 第139-142页 |
第六章 执行措施 | 第142-184页 |
第一节 执行措施概说 | 第142-146页 |
一、 执行措施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2-143页 |
二、 执行措施的分类 | 第143-144页 |
三、 我国现行法规定的执行措施 | 第144-146页 |
第二节 直接强制执行措施 | 第146-168页 |
一、 给付金钱的直接强制执行措施 | 第147-163页 |
二、 物的交付的直接强制执行措施 | 第163-168页 |
第三节 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 第168-173页 |
一、 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概说 | 第169-170页 |
二、 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 | 第170-173页 |
第四节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 | 第173-178页 |
一、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概说 | 第173-174页 |
二、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种类 | 第174-176页 |
三、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适用 | 第176-178页 |
第五节 代位执行 | 第178-184页 |
一、 代位执行概说 | 第178-180页 |
二、 代位执行程序 | 第180-183页 |
三、 代位执行的效力 | 第183-184页 |
第七章 执行程序 | 第184-207页 |
第一节 执行发动 | 第184-190页 |
一、 执行发动的概念 | 第184-185页 |
二、 执行发动的原因 | 第185-187页 |
三、 执行发动的条件 | 第187-189页 |
四、 执行发动的效力 | 第189-190页 |
第二节 执行进行 | 第190-194页 |
一、 执行机关的职责 | 第190-192页 |
二、 当事人的责任 | 第192-194页 |
第三节 执行阻却 | 第194-201页 |
一、 执行阻却的事由 | 第195-199页 |
二、 执行阻却的效力 | 第199-200页 |
三、 执行程序的恢复 | 第200-201页 |
第四节 执行完结 | 第201-207页 |
一、 执行完结的意义 | 第201-204页 |
二、 执行完结的原因 | 第204-205页 |
三、 执行完结的效力 | 第205-206页 |
四、 执行完结的期限 | 第206-207页 |
第八章 执行竞合 | 第207-229页 |
第一节 执行竞合概说 | 第207-209页 |
一、 执行竞合的概念 | 第207-208页 |
二、 执行竞合的构成要件 | 第208-209页 |
第二节 执行竞合的类型 | 第209-212页 |
一、 终局执行与终局执行竞合 | 第209-210页 |
二、 保全执行与终局执行竞合 | 第210-212页 |
三、 保全执行与保全执行竞合 | 第212页 |
第三节 执行竞合的解决办法 | 第212-224页 |
一、 几种主要的解决执行竞合的办法 | 第213-217页 |
二、 我国执行竞合的解决 | 第217-224页 |
第四节 参与分配 | 第224-229页 |
一、 参与分配的概念与特征 | 第224-225页 |
二、 参与分配与破产程序 | 第225页 |
三、 参与分配的条件 | 第225-228页 |
四、 参与分配的程序与效力 | 第228-229页 |
第九章 执行瑕疵与救济 | 第229-252页 |
第一节 执行瑕疵 | 第229-237页 |
一、 执行瑕疵的概念 | 第229-230页 |
二、 执行瑕疵的具体形态 | 第230-235页 |
三、 执行瑕疵的后果 | 第235-237页 |
第二节 执行救济 | 第237-252页 |
一、 执行救济的概念 | 第237-238页 |
二、 执行救济的方法 | 第238-243页 |
三、 执行救济的程序 | 第243-244页 |
四、 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 | 第244-246页 |
五、 完善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思考 | 第246-252页 |
第十章 民事执行立法 | 第252-275页 |
第一节 外国民事执行立法概观 | 第252-260页 |
一、 外国民事执行法的立法体例 | 第252-255页 |
二、 外国民事执行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255-260页 |
三、 关于民事执行法的性质 | 第260页 |
第二节 对我国民事执行立法的思考 | 第260-275页 |
一、 我国民事执行法的不足 | 第261-263页 |
二、 我国民事执行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263-275页 |
结语 | 第275-278页 |
主要参与文献 | 第278-282页 |
后记 | 第2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