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通风、除尘、空气净化、除湿论文

带热源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主要符号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及其应用现状第14-17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要做的工作第18-21页
     ·自然通风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课题研究所要做的工作第20-21页
第二章 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第21-31页
   ·自然通风的作用力第21-23页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21-22页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22-23页
     ·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23页
   ·自然通风中和面理论第23-26页
     ·中和面的定义第23-24页
     ·中和面高度的计算第24-26页
   ·热分层高度第26-28页
     ·热分层高度的概念第26-27页
     ·热分层高度求解公式第27-28页
   ·热分布系数m第28-29页
   ·通风效率第29-31页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及采用的数值方法第31-38页
   ·模拟对象概况第31页
   ·数值模拟的模型选定及设置第31-37页
     ·湍流模型第31-32页
     ·湍流模型对近壁处的处理第32-33页
     ·辐射模型第33页
     ·流体物性第33-34页
     ·运算环境设定第34页
     ·求解器的设定第34-36页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6-37页
   ·网格的划分第37-38页
第四章 数值模拟与实验的对比研究第38-46页
   ·厂房描述第38-39页
   ·模拟的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第39-41页
     ·速度场分布第41-42页
     ·温度场分布第42-43页
   ·对厂房进一步改进后的模拟结果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6-99页
   ·进风口高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46-54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46页
     ·工作区平均温度,进排风温差及通风量随进风口高度的变化规律第46-47页
     ·速度场分布第47-50页
     ·温度场分布第50-53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53-54页
     ·小结第54页
   ·排风口高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54-63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55页
     ·工作区平均温度,进排风温差及通风量随排风口高度的变化规律第55-56页
     ·速度场分布第56-59页
     ·温度场分布第59-62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62页
     ·小结第62-63页
   ·矩形天窗喉部开口宽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63-70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63页
     ·工作区平均温度,进排风温差及通风量随喉部开口宽度的变化规律第63-64页
     ·速度场分布第64-67页
     ·温度场分布第67-69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69-70页
     ·小结第70页
   ·进风口离地面高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70-78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71页
     ·工作区平均温度,进排风温差及通风量随进风口离地面高度的变化规律第71-72页
     ·速度场分布第72-75页
     ·温度场分布第75-78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78页
     ·小结第78页
   ·热源中心离厂房中心的距离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78-86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79页
     ·工作区平均温度,进排风温差及通风量随热源中心离厂房中心的距离的变化规律第79-80页
     ·速度场分布第80-82页
     ·温度场分布第82-85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85-86页
     ·小结第86页
   ·热源分散程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86-92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86-87页
     ·速度场分布第87-88页
     ·温度场分布第88-91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91-92页
     ·小结第92页
   ·空间热源离地面高度对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第92-99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93页
     ·速度场分布第93-95页
     ·温度场分布第95-97页
     ·热分布系数m的变化规律第97页
     ·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工作展望第99-102页
   ·论文结论第99-100页
   ·论文后续工作与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雷顿热机的热力学优化分析
下一篇:公共建筑外窗—遮阳系统能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