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政治传播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政治传播过程的研究 | 第14-18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政治动员传播过程的研究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跨学科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比较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第20-22页 |
·创新点 | 第20页 |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网络政治动员的特点及功能 | 第22-28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含义 | 第22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定义 | 第22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内涵 | 第22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特点 | 第22-23页 |
·网络政治动员主体多元化 | 第22-23页 |
·网络政治动员信息传播自由、快速 | 第23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控制难度增加 | 第23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功能 | 第23-25页 |
·通过网络协调弱势群体整合社会力量 | 第23-24页 |
·借助网络舆论促进社会民众政治参与 | 第24页 |
·调控网民情绪保证民众心理健康 | 第24-25页 |
·控制网络传播维持政治稳定 | 第25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影响 | 第25-28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积极影响 | 第25-26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 | 第26-28页 |
第3章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过程分析 | 第28-38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表现形式 | 第28-32页 |
·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 | 第28页 |
·论坛(BBS)与新闻跟帖 | 第28-30页 |
·网上调查 | 第30页 |
·网上签名 | 第30-31页 |
·政治博客与播客 | 第31-32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特点 | 第32-33页 |
·网络政治动员信息传播更为公开 | 第32页 |
·网络政治动员信息不受时空限制 | 第32页 |
·网络政治动员传播更为直接、平等 | 第32-33页 |
·网络政治动员反馈更为及时 | 第33页 |
·网络政治动员传播呈现多媒体形式 | 第33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要素 | 第33-36页 |
·网络政治动员传播者—网络政治动员主体 | 第33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受众—网络政治动员客体 | 第33-34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讯息—政治信息与意见 | 第34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媒介—网页、邮件、BBS、博客等 | 第34-35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反馈—网民对网络政治动员信息的态度和行为 | 第35-36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阶段 | 第36-37页 |
·政治事件、网络事件引发政治动员 | 第36页 |
·现实政治动员主体以符号身份转化为网络虚拟政治动员主体 | 第36页 |
·政治动员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形式传播 | 第36页 |
·网络政治动员实现或流产 | 第36页 |
·接受政治动员的网民回到现实社会进行政治动员 | 第36-37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流程 | 第37-38页 |
第4章 网络政治动员的控制策略 | 第38-44页 |
·创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 | 第38-39页 |
·建立国家网络监管体系 | 第38页 |
·加快网络立法速度 | 第38-39页 |
·控制信息源,正确引导网络政治动员走向 | 第39-41页 |
·建立政务公开透明的沟通渠道 | 第39页 |
·及时满足网民对政治动员信息的正当需求 | 第39页 |
·借助传统媒体传播建设性网络政治动员信息 | 第39-40页 |
·对消极网络政治动员实施反动员 | 第40-41页 |
·增强网民的政治文化素养教育 | 第41-42页 |
·开展全民文化健康教育活动 | 第41页 |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提高网民政治素质 | 第41-42页 |
·加强对网络传播媒介的监控 | 第42-44页 |
·对网页、邮箱、BBS、OICQ等网络传播载体进行监控 | 第42页 |
·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加强管理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4-46页 |
·对网络政治动员传播与控制研究的成果 | 第44页 |
·网络政治动员是新媒体条件下政治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 第44页 |
·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过程是虚拟到现实的转化过程 | 第44页 |
·对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过程进行控制是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44页 |
·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