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陆1250mm精轧机组辊形曲线优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板形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式 | 第11-23页 |
| ·板形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1-16页 |
| ·板形控制的方式 | 第16-23页 |
| ·辊系弹性变形理论发展状况 | 第23-30页 |
| ·弹性基础梁法 | 第23-24页 |
| ·双层梁法 | 第24-26页 |
| ·有限元法 | 第26-30页 |
| ·影响函数法 | 第3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2章 港陆1250mm精轧机组概况 | 第32-38页 |
| ·热连轧机组的工艺流程简介 | 第32-34页 |
| ·工艺流程框图 | 第32页 |
| ·工艺流程简述 | 第32-34页 |
| ·港陆热轧厂设备的简介 | 第34-35页 |
| ·热轧产品结构及主要用途 | 第35-36页 |
| ·港陆1250mm精轧机组板形控制条件及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3章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块开发 | 第38-51页 |
| ·影响函数法发展概述 | 第38-39页 |
| ·四辊轧机受力特点和单元离散化 | 第39-41页 |
| ·四辊轧机受力特点 | 第39-40页 |
| ·离散化单元编号 | 第40页 |
| ·轧制力和辊间压力离散 | 第40页 |
| ·工作辊和支撑辊挠度的离散 | 第40-41页 |
| ·影响函数 | 第41-43页 |
| ·工作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 | 第41页 |
| ·支撑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 | 第41-42页 |
| ·工作辊弯辊力影响函数 | 第42页 |
| ·辊间压扁影响函数 | 第42-43页 |
| ·轧制力引起的工作辊弹性压扁影响函数 | 第43页 |
| ·计算辊系变形的协调方程 | 第43-45页 |
| ·力平衡方程 | 第43-44页 |
| ·力—位移关系方程 | 第44-45页 |
| ·变形协调关系方程 | 第45页 |
| ·收敛问题 | 第45-47页 |
| ·收敛指标 | 第45-46页 |
| ·辊间压力分布和轧件出口断面形状的修正 | 第46页 |
| ·平滑指数α和收敛指标ε_1的处理 | 第46-47页 |
| ·计算流程图 | 第47页 |
| ·功能函数说明 | 第47-50页 |
| ·支撑辊类型的设置 | 第47-49页 |
| ·为达到目标凸度而进行寻优计算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精轧机组辊形曲线优化 | 第51-74页 |
| ·辊形曲线优化前的概况及分析 | 第51-54页 |
| ·港陆精轧机组实际辊形配置 | 第51页 |
| ·现有辊形曲线条件下带钢凸度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 ·辊形曲线优化计算 | 第54-65页 |
| ·各机架出口带钢凸度的分配 | 第54-57页 |
| ·辊形曲线优化 | 第57-63页 |
| ·辊形曲线优化结果 | 第63-65页 |
| ·轧制其它规格带钢时辊系变形分析 | 第65-73页 |
| ·轧制Q195-2.5时相关参数分析 | 第65-66页 |
| ·轧制Q195-3.0时相关参数分析 | 第66-68页 |
| ·轧制Q195L-2.75时相关参数分析 | 第68-70页 |
| ·轧制SPHC-2.75时相关参数分析 | 第70-71页 |
| ·轧制SPHCQB-2.75时相关参数分析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分析软件界面开发 | 第74-82页 |
|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分析软件输入输出数据 | 第74-76页 |
| ·输入数据 | 第74-76页 |
| ·输出数据 | 第76页 |
| ·用户界面 | 第76-81页 |
| ·主界面 | 第77页 |
| ·数据输入界面 | 第77-78页 |
| ·变形影响率输出界面 | 第78-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