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材料的空蚀磨损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概述 | 第11页 |
| ·空蚀的起因—空化现象 | 第11-16页 |
| ·空化气泡的形成及性质 | 第11-14页 |
| ·空化的分类 | 第14-15页 |
| ·空化现象所造成的危害 | 第15-16页 |
| ·空蚀机理 | 第16-19页 |
| ·空化气泡的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 ·空蚀破坏的作用理论 | 第18-19页 |
| ·空蚀破坏的特点 | 第19-20页 |
| ·空蚀影响因素及抗空蚀措施 | 第20-21页 |
| ·空蚀外因—环境影响因素 | 第20页 |
| ·空蚀内因—材料本身形状及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试样制备 | 第24页 |
| ·空蚀实验 | 第24-25页 |
| ·空蚀过程分析测试 | 第25-29页 |
| ·空蚀前试样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 | 第25页 |
| ·空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测试 | 第25-27页 |
| ·空蚀前的区域标定 | 第27-28页 |
| ·失重测试 | 第28页 |
| ·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28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8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28-29页 |
| 第3章 不锈钢空蚀磨损微观过程 | 第29-37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精抛不锈钢空蚀的微观形貌 | 第29-34页 |
| ·不锈钢空蚀发生的微观形貌 | 第29-30页 |
| ·不锈钢空蚀破坏的典型微观形貌 | 第30-31页 |
| ·不锈钢空蚀破坏的典型SEM形貌 | 第31-33页 |
| ·不锈钢空蚀破坏的典型剖面形貌 | 第33-34页 |
| ·不锈钢空蚀发生的微观过程 | 第34-35页 |
| ·不锈钢空蚀破坏过程中的精细结构结构变化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表面粗糙度对空蚀磨损的影响 | 第37-45页 |
| ·概述 | 第37页 |
| ·累积空蚀失重分析 | 第37-38页 |
| ·不同粗糙度不锈钢试样的空蚀特性 | 第38-44页 |
| ·表面粗糙度较大试样的空蚀特性 | 第39-40页 |
| ·一般粗糙试样的空蚀特性 | 第40-42页 |
| ·较为平整试样的空蚀特性 | 第42-43页 |
| ·抛光试样的空蚀特性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黄铜和工业纯钛的空蚀发生特性 | 第45-55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黄铜的空蚀 | 第45-49页 |
| ·黄铜的空蚀发生 | 第45-47页 |
| ·黄铜的典型空蚀现象 | 第47-48页 |
| ·黄铜的空蚀过程 | 第48-49页 |
| ·工业纯钛的空蚀 | 第49-53页 |
| ·工业纯钛的空蚀发生 | 第49-50页 |
| ·工业纯钛的典型空蚀现象 | 第50-51页 |
| ·工业纯钛的空蚀破坏过程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6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空蚀过程表征 | 第55-65页 |
| ·概述 | 第55-56页 |
| ·图像及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 ·图像处理 | 第56-57页 |
| ·数据处理 | 第57-58页 |
| ·空蚀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 ·空蚀形貌分析及空蚀函数的建立 | 第59-64页 |
| ·空蚀发生阶段图像抽象及分析 | 第59-62页 |
| ·严重塑性变形阶段图像抽象及分析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