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党的执政方式的解读 | 第8-18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 第8-12页 |
·执政方式概述 | 第12-14页 |
·执政方式的内涵 | 第12页 |
·执政方式的类型 | 第12-13页 |
·影响执政方式的制约因素 | 第13-14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马克思、恩格斯对执政的论述 | 第14-15页 |
·列宁关于执政方式的基本观点 | 第15页 |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执政方式的思想 | 第15-18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及其规律的把握 | 第18-23页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 | 第18-20页 |
·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执政方式 | 第18页 |
·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执政方式的探索 | 第18-19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 第19-20页 |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规律的把握 | 第20-23页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20页 |
·坚持科学执政 | 第20-21页 |
·坚持民主执政 | 第21页 |
·坚持依法执政 | 第21-23页 |
第4章 党的执政方式的现状分析及其变革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党的执政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党的执政方式的现状 | 第23-24页 |
·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党的执政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党的执政方式变革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党的执政方式变革是新的执政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6页 |
·党的执政方式变革是党的执政本质和执政职能的内在要求 | 第26页 |
·党的执政方式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 第26-28页 |
第5章 党执政方式变革的路径选择 | 第28-36页 |
·完善和创新党的领导机制 | 第28-30页 |
·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 | 第28-29页 |
·规范党政关系 | 第29页 |
·规范党与政协关系 | 第29-30页 |
·完善党内领导机制 | 第30页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第30-32页 |
·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 第31页 |
·以科学的制度为保证 | 第31-32页 |
·以科学的方法来落实 | 第32页 |
·坚持民主执政,促进党的执政方式民主化 | 第32-34页 |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第32-33页 |
·发展基层民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33-34页 |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提高执政的法治化水平 | 第34-36页 |
·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 第34页 |
·党依法进入国家政权组织,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 | 第34-35页 |
·依法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 | 第35-3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